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追踪报道: 多与老外交往 才能尽快融入

2015-01-09 10: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现在的中国来美留学生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一切似乎都可以用钱安排得妥妥的。那个时候来美的我们英语口语都不太好,讨论插不上嘴,选课找不到北,还要为教授当好助教,连念班上美国学生的名字都不顺溜。那时在美的中国留学生还不多,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适应,来开辟自己的天地。
 

  原标题:多与老外交往 才能尽快融入(追踪报道)

  现在的中国来美留学生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一切似乎都可以用钱安排得妥妥的。“留学”从曾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洋插队”变成了荒于嬉、毁于随的“洋旅游”。他们的开拓欲望降低了,他们的留学目标迷失了。

  想当年,我们那一代人来美留学,每一步都要自己去闯。当年我初到美国,临时借住在一个美国老退伍残疾军人家的房子里。老人一个人住,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相处融洽,但他也在我们面前显示自己的独立和自豪,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做。他常常给我们讲从军的故事,讲他儿子在外地打拼如何有出息。他也常常责骂我们,或是因为我们做中餐可能在炉盘上掉了一点油,或是因为马桶冲得不干净。其实我们觉得打扫得很干净了,但依然难以达到他的卫生标准。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差异中,我们知道了如何去适应,如何去做得更好,与他的交谈也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美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那个时候来美的我们英语口语都不太好,讨论插不上嘴,选课找不到北,还要为教授当好助教,连念班上美国学生的名字都不顺溜。为了马上进入状态,我就通过国际学生中心,请了英语系的美国义工同学面对面辅导英语,也参加美国爱心家庭组织的很多活动,进入美国家庭聊天交流,一起去露营,一起做各种各样的餐饮等。通过这样的往来切磋,我在生活和学习上很快游刃有余了。

  那时在美的中国留学生还不多,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适应,来开辟自己的天地。那时候,中美间的差距还很大,很多事物从来没有见识过,都要一步步做起,从到银行开户、办社安号,到申请信用卡、考驾照等。亲力亲为下来,也对将要开拓的环境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当然,对于如今很多不愿意融入或了解留学地文化的人,我想善意地问一句:你们来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知道的一个在美国新泽西留学的中国女孩,开始与同宿舍的美国同学还对话了一两天,后来自己有了中文圈子,就像找到组织一样,沉溺于中文的环境。后来她与美国舍友的关系就是每天相同的两句话:“嗨!”和“拜!”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到国外留学,了解和学习异域的文化,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首先就是要硬着头皮去闯荡前行,同时还要敞开心扉拥抱各种新奇的事物。喜欢舒适的确是人的一大惰性,但既然是年轻的学人,就不要在国内时大家一起抱团学英语,来了美国反倒一起抱团聊中文。(红兰 上世纪90年代初赴美留学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08日 第 07 版)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