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师,我也想……”
新学期开学,大(2)班迎来了一名插班的新朋友晶晶。晶晶比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矮一头,没上过幼儿园,生活还不能自理。原来,晶晶两岁时得了一种叫“幼儿特质性关节炎”的病,晶晶妈妈为了让女儿能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决定让还在治疗中的晶晶上一年幼儿园。而我们要帮助晶晶适应群体生活、消除自卑心理,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为保证让晶晶享受到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班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关于照顾晶晶一日生活的方案,从座位、周边伙伴、如厕盥洗,再到晶晶如何上下楼、参与户外锻炼,都做了缜密安排。晶晶的座位被安排在出入方便且离老师比较近的地方,尽量安排一些能力强、有爱心、会照顾人的小伙伴在她周围,每天上下楼都有保育教师抱着她。班里有一个小朋友是晶晶的邻居,我们充分利用同伴资源,让这个小朋友在生活上多照顾晶晶,为她介绍班级活动和游戏,帮助她尽快熟悉一日生活常规。此外,我们与晶晶家长进行交流,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培养目标、内容、活动情况,照顾晶晶的方案以及孩子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进行了沟通。
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环境
我们努力创设关爱、接纳、包容的班级教育环境。日常生活中,注重多与晶晶沟通交流,蹲下来和她说话,经常抚摸她的头,抱抱她;询问她在一些生活、游戏中的感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鼓励她多参加小朋友们的游戏活动,给她宽松自主的活动氛围,量力而行参加活动。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晶晶的身体状况向班级小朋友做了简单的说明,希望全班小朋友在生活、游戏中帮助她,照顾她,结成互助伙伴,为晶晶的幼儿园生活提供方便。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上的小朋友有了很大变化,爱心与责任意识逐渐在班里升温。现在的孩子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缺少照顾他人的经验与意识,通过与晶晶的交往,我发现小朋友们成长了。孩子们在喝水、如厕、排队、游戏时,主动把晶晶安排在前面,主动拉着晶晶的小手照顾她,使晶晶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同伴的关爱。晶晶在幼儿园非常愉快,每天都愿意来。晶晶的家长跟我们反映,即使是去做治疗,晶晶也会要求治疗后把她送到幼儿园,因为老师喜欢她,小朋友喜欢她,而她也喜欢班集体,她在这里感受到了快乐、关爱。
尊重幼儿意愿,体验成功
由于行动不便,保育教师每天都要抱晶晶上下三楼。一天,晶晶对老师说:“老师,能让我自己上下楼吗?医生让我慢慢锻炼,妈妈说我可以走在队伍后面。”老师尊重晶晶的意愿,跟随她的步伐,在她身边时刻保护。户外游戏时,晶晶只能做一些单独的锻炼,竞赛类游戏都不敢参加。玩“过河”游戏时,晶晶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我把晶晶的愿望告诉其他小朋友,小朋友们都邀请她参与游戏,晶晶高兴极了,仿佛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往前跳,尽管距离很短,但是晶晶勇敢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烈掌声。晶晶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她的胆怯心理逐渐得到缓解。
晶晶得到小朋友们的帮助,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渐渐地,她也有了帮助小朋友、帮助老师做事情的愿望。看到小朋友做值日,她说:“老师,我也想当值日生。”老师问她:“你想做什么工作?”“我想给小朋友发餐具、发餐巾、发主食。”我们尊重晶晶的意愿,尝试让她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她在为小朋友分发餐具以及提供其他服务的同时,发展数的概念,储备经验,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的兴趣、需要与发展速度都具有独特性,需要我们营造温暖而自由的环境,真正实现教育平等,促进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棉花胡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