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穿补丁服是节俭还是“丢脸”

2015-01-02 09:04: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认为学生穿补丁衣服丢了脸面,作为社会层面的其他人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无关紧要。节俭教育不只是一个外在形式,我们还应把它内化成合格人才的真实品质,这样的教育才算得上完整。
 

  原标题:穿补丁服是节俭还是“丢脸”

肖弋 绘

  编者按

  近日,某论坛里的一则网帖让围观的网友震惊,争议之声四起:一位家长给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到学校,没想到竟然被老师责令“整改”,言之“丢了学校和班级脸面”。被视作俭朴象征的“补丁”,如今竟然和“脸面”画上了等号,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该不该提倡?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是否还有必要开展勤俭节约教育?本期刊发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朴素的道德心比“脸面”更重要

  补丁衣服的背后,丢掉的不是脸面,而是当下最不该丢掉的朴素道德心。

  ■汤勇

  江苏某地方论坛的“补丁衣服帖”成了热帖,其缘由、真伪已经没有考证的必要,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倒是需要家长、学校、社会认真思量: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到底还要不要?

  孩子穿什么衣服上学,本是学生个人的选择。原则上讲,只要量力而行,干净整洁,无碍观瞻,穿什么都行。条件允许的,可以穿得漂亮点、时尚点儿;经济条件差点儿的,衣服打了补丁也没关系。穿得好的,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穿得差的,也不是需要自卑的理由,更不是轻视无礼的借口。

  认为学生穿补丁衣服丢了脸面,作为社会层面的其他人有这样的想法,倒也无关紧要。但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有这样的念头让人不可思议。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在内去大力弘扬、传播、捍卫、践行并以身示范。如果学生穿上打补丁的裤子,还要受到老师的讥讽,这样的老师不是在向学生传播正能量,而是在向学生宣扬一种奢侈生活与铺张浪费的习惯。长久以往,既会让学生失去自信、尊严和勇气,又会损害和挫伤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反向滋生和助长学生摆富比阔的行为。

  谈及教师的修养,叶圣陶在《教师的修养》中指出,最起码的要求是“一言一行,都没有消极的影响,一饮一啄,都要有正当的意义”。影星蒋雯丽一次回忆她的童年时说,“有一次,因为穿了一条膝盖上带补丁的裤子被老师表扬了,回来便让妈妈把所有的裤子都打上了补丁”。由此可见,教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抑或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招手势,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意思是,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不懂这一点,不堪为师,认为学生穿着补丁衣服丢了班级的“脸面”,更是有辱师名。

  我们不应忽视身边经常发生的一幕幕:中学生要父母买苹果手机竟以死相逼,13岁的初中生过生日竟租来8辆豪车,崭新的衣服仅仅因为“不够时尚”便丢进垃圾桶,满盘的饭菜仅仅因为“不合口味”便被倒掉,苦点累点的活儿仅仅因为“掉了身价”没人愿干……奢靡浪费之风正在年轻一代身上可怕地蔓延。由攀比而享受,由享受而懒惰,由懒惰而堕落,由此酿成的悲剧在不停地上演。

  过去老人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样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永远都不该丢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可以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但绝不能忘记传统,奢靡浪费,贪图享受。过去饭店吃饭打包,觉得是一件丢人的事,现在全国上下提倡厉行节约,大家不是欣然接受了吗?

  教师觉得“丢脸”的言论,代表的是一种思潮,一种经济繁荣后可以不必勤俭节约的思潮,动摇的是一种根基,一种中华民族以勤俭持家的文化根基。补丁衣服的背后,丢掉的不是脸面,而是当下最不该丢掉的朴素道德心。(作者系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偏狭的节俭理念才真需要打补丁

  节俭教育不只是一个外在形式,我们还应把它内化成合格人才的真实品质,这样的教育才算得上完整。

  ■三九木

  倘若这则帖子中的内容确为事实,那位老师关于“补丁裤丢了学校和班级的脸面”的说法确实有失偏颇:穿补丁裤是个人自由,“学校的面子建立在学生的穿着上”的说法过于肤浅。

  但我依然愿意谈谈这一话题,因为由它引发的热议对教育者来说极具现实意义:一方面,在物质丰富的当下,节俭教育的确需要引起重视。另一方面,进行节俭教育时,我们该持有的理念和方法,同样值得探讨。

  对“节俭”二字含义的理解,应该与时俱进,随时代而变。所谓节俭的意义既包括在消费中尽量减少不负责任、毫无意义的消耗,也包括在合理分配收入的基础上正常理性的消费。一个家庭的消费,不仅仅表现在“穿衣戴帽”上,节俭理念应该贯穿到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发帖人在帖子中透露出所谓“就怕惯出毛病”、“龙门要跳,狗洞要钻”、“自尊性太强的孩子将来做不成大事”的教育理念并无问题,但这些宏大的理念靠一个“补丁裤子”来实现,未免也有些小题大做。换言之,裤子的补丁或许能适时给孩子上节俭这一课,可其他方面呢?看看当下孩子们的消费现状,结合这位家长的说法,很容易产生这些问题:孩子的笔记本需不需要用零碎纸张装订,那些被装在孩子书包中的零食和饮料该不该买,孩子上学家长接送能不能改成挤公交。裤子的补丁有了,这些生活细节方面的“补丁”呢?所以,笔者认为,做不到“一贯到底、面面俱到”的节俭教育毫无意义,任何细节的缺失都可能削弱或抵消“补丁”所建立的教育效果,难以收到成效。

  作为家长,应主要在理念上对孩子进行影响和教育,与其在略显做作的“补丁”上做文章,倒不如让孩子多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切身体会劳动的价值,体会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让孩子适当地参与家庭的收支计划,体会和学习量入为出,从小培养理性、合理的消费理念,这样的教育更现实也更有效。

  此外,我们也应该厘清所谓“穷养富养”的真正意义。所谓穷养,突出在现实生活中对孩子的消费加以控制,适当融入一些挫折教育,培养其合理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但是,穷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富养,即多注重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他们的思想和视野,决不能单纯地把穷养富养理解成一个物质概念。

  父母应力所能及地让孩子过上精致的生活,让他们成为知情识趣的人才,更应该让他们“知进知退、知行知止”,懂得敬畏,理性为人——这也是节俭教育的真正意义,片面地理解“穷养富养”,正是那篇热帖的问题所在。

  节俭教育不只是一个外在形式,我们还应把它内化成合格人才的真实品质,这样的教育才算得上完整。(作者系媒体时评人)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