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过6月“”之后,市场对当前资金面格外敏感。
本周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隔夜、1周、2周和1月品种连续三天上升,截至7月24日,以上利率分别行至3.2300、4.0110、4.1310、5.2930。值得注意的是,就连6月底以来一直处于下跌状态的3月Shibor也止跌回升,行至4.6610。
月末临近,资金面再次出现趋紧态势,可能与本周公开到期资金为零、财政缴款、上市银行分红、外汇占款负增长等因素有关。此外,金融机构对6月末的“”心有余悸,因而可能提前储备资金,这也可能造成了资金面走紧。
央行对当前资金面走势仍然比较淡定,连续四周公开市场零操作似乎表明了态度。不过,资金利率走高,以及6月份外汇占款余额下降,还是引发了市场预期央行可能降准的猜测。
央行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73887.46亿元,比上个月减少412亿元。有分析认为,外部流动性收缩将给中国市场流动性带来压力,因而增加了下半年央行降准的可能性。
短期来看,资金利率虽然近日连续走高,但这可能是由时点因素造成的暂时状态,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可以应付,因而没有降准的必要。外汇占款下降是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和外管局新规阻击热钱流入的结果,尽管会在较长时间影响到国内流动性,但由于8月份到期资金充足,因而央行短期内降准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货币放松无望,但财政政策调可能即将来临。
汇丰银行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7,较6月份48.2的终值进一步回落,降至11个月以来最低。7月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48.2,创9个月以来最低。 7月汇丰制造业PMI就业指数初值降至47.3,为2009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当时为47.1。
汇丰PMI初值的显示制造业在继续放缓,特别是就业指数新低,预示经济恶化或危及就业稳定。政府确定的宏观调控的合理区间为经济增速和就业不滑出下限,CPI不超出上限。如果经济增速的下限为7%,那么今年不太可能跌破这一下限,因而不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关键就是要看就业因素,因为这关系到社会稳定。正因为此,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鉴于政府近期强调要通过确保增长不越过下限来保证就业稳定,PMI预览指数强化了推出更多微调措施稳增长的必要性。因此,既然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就只有财政微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