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钱荒带来变数 艺术市场全面反转未成定论

2013-07-24 07:40: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2013春拍在南方拍卖公司最后一轮槌声中画下了圆满的句号。三家公司都没有特别高价的精品,但拍卖成绩都不错,如苏富比的中国书画专场成交率高达97%,总成交额达3.61亿港元。
 

  2013春拍在南方拍卖公司最后一轮槌声中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回顾今年春拍,艺术市场在前两年身陷剧烈调整的书画板块的强力反弹带动下,出现了行情反转。

  与此同时,当我们展望今年秋拍的前景时,中国金融市场罕见的“”却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中国经济发展有可能失速。因此,我们也无法准确地定义春拍行情:是昙花一现的“反弹”,还是进入新的繁荣周期的“反转”?

  新买家与“”

  2013春拍的最后一轮,正当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等南方拍卖公司鏖战方酣之际,中国银行间市场却爆发了“”,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背后所暴露的,是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有可能面临失速。

  不过,舆论的喧哗与金融证券市场的动荡却并未影响艺术市场的买气。西泠拍卖有关人士透露,新买家较去年有逾30%的增长,其春拍期间发出的拍卖号牌数达1150块,周边酒店订房数超过700间,均为历届最高。该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表示,今年市场对文化艺术含量高、中低等价位的“小而精”拍品反响热烈,无论是书画或是名人手迹,都以远超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价格成交。而朵云轩副总经理刘金旺则指出,新买家入市在朵云轩的拍卖场上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些新买家不像那些老客户对作品的价格那么斤斤计较,不少人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要收藏好作品,所以特别关注那些独一无二的作品。

  早在北京第一第二轮春拍之际,“新买家”现象就引起记者的关注。中国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指出,大批入场“新买家”引发了市场反弹,不仅精品受到热捧,中低价位拍品的成交也十分活跃。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则表示,北京保利在北京农展馆举办春拍预展,一开始就发现许多新买家。由于保利春拍所推出的50个专场覆盖了艺术市场的各个门类,每天有上万人次的参观人群,总的参观人数达到4万人次。拍卖会上也买气十足,每个专场吸引了上千人。财务统计更显示,新买家增加了一倍。拍卖价格经过两年的调整已有新的启动。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指出,这一轮行情中,一二百万元、二三百万元的作品成交情况良好,可以判断市场有大量新买家进入,他们无力问鼎高价拍品,都瞄准了大师作品中价位较低的,或二线艺术家的精品。

  其实,“新买家”的出现与“”有着内在的关系。中国艺术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经济形势、金融市场有着密切关系,2009年那一波波澜壮阔的“亿元行情”,就与2008年年底“四万亿”救市计划有直接的关系;而2011年秋天的市场下滑则与当年打压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关。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不振,股市与房市也受到牵连,艺术市场却一枝独秀,因此才有“新买家”现象。

  董国强就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把金融危机与艺术市场的危机画等号,金融主战场的动荡,恰恰是艺术市场的机会。”问题是,如果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遇到问题,中国艺术市场还能一直“一枝独秀”吗?

  秋拍面临市场格局大调整

  2013年春拍有一件事值得大书特书:作为中国艺术市场风向标的香港第一轮拍卖在4月初揭开帷幕之际,已不再由苏富比唱独角戏,而是加入了两个来历非同一般的竞争对手: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的香港公司。

  三家公司共同举槌,使香港第一轮春拍从以往的前哨战一下子升格为主战场,其拍卖结果仍不失为风向标,但其中的信息含量无疑更丰富,也更耐人咂摸。苏富比可谓主场作战,自然作了精心准备,在三大传统板块中的当代艺术与瓷器工艺品部分都推出了特别专场:前者是“黑河内珍藏奈良美智作品”与“赫斯1990年代中国艺术收藏”;后者是“张永珍博士雅藏康熙御制珐琅彩瓷”、“玫茵堂珍藏(五)”与“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三)”等专场。两家客场挑战的新公司也各有新招:中国嘉德较之去年首拍新增了瓷器工艺品专场,而保利香港则同时推出书画、油画、古玩与珠宝手表四大板块。

  三家公司都没有特别高价的精品,但拍卖成绩都不错,如苏富比的中国书画专场成交率高达97%,总成交额达3.61亿港元。这些都传达了2013春拍行情的特点:尽管调整行情使拍卖公司拍品征集空前困难,高价拍品难得一见,但旺盛的买气仍然带来了艺术市场的复苏,而复苏的重点恰恰是近两年的调整重灾区——书画板块。

  其实,随着三家公司的竞争,加之下半年内地第三家拍卖公司北京匡时也将进军香港,相信香港每季第一轮艺术品大拍的分量会越来越重。同时,考虑到5月下旬的香港第二轮春拍及其前后举办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香港作为亚洲艺术市场中心的地位已显山露水。

  与这种情况截然不同的是,苏富比与佳士得进军内地却选择了不同的路线:苏富比与内地国企北京歌华合资落户北京,而佳士得却以独资公司落户上海。两家公司都将在今年秋拍举行首拍。虽然他们对首拍的进展至今还秘而不宣,但大的格局已经确定,尤其是对佳士得而言,将在北京与上海两地竞争中寻找内地业务拓展的天地。如此的京沪PK,也会使香港的分量越来越重。

  当然,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内地首拍究竟会怎样,是最大的变数。不过,这是属于市场格局的范畴,与前面所讨论的大势走向,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