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如果你的基金被清仓请不要悲伤

2013-07-23 15:48:46 来源:羊城晚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随着基金业半年报的亮相,6月份的暴跌以及股债双杀,令一大批基金再次徘徊在规模的生死线上。而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相差不大,且期限较短,合并起来投资策略方面的阻力相对较小,不妨以此积累基金合并或清盘的经验。
 

  随着基金业半年报的亮相,6月份的暴跌以及股债双杀,令一大批基金再次徘徊在规模的生死线上。按相关法规,如果一只基金规模持续60天低于5000万元,那么基金公司应向证监会“报送解决方案”。这一条,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基金应当清盘或合并。由于基金的规模取决于单位净值与单位数量两个因素,这就决定了“清盘或合并”的基金并不一定是业绩不好的基金。而如果是大型基金公司,如果有能力将“迷你”基金与其他投资标的大致相当的基金合并,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有可能带来正面的因素。

  近七成QDII基金变成迷你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6月30日,已成立的1780只基金(A/B/C分开计算)中,已有高达559只基金资产管理净值低于2亿元,这类基金通常被业内称之为“迷你基金”,占比高达31.4%;而在这批“迷你基金”中,有123只基金资产管理净值低于5000万元。据业内人士介绍,不管一只基金的规模相差多大,其所占用的资源与消耗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成本相差并不特别大。因此对于基金公司的股东来讲,从经营层面上有合并并清盘的动力,但是由于清盘的“名声”在我们这个爱面子的国家通常难以接受,因此没有基金公司愿意打“清盘第一枪”。

  从迷你基金的分布情况来看,一出海便遭遇金融危机的QDII基金占比最高。统计数据显示,在已成立的84只QDII基金中,有58只QDII基金净值规模低于2亿元变成“迷你基金”,占比达到69%。其中,有18只QDII基金已失陷5000万元的清盘“生死线”,占比达到21.4%。值得关注的是,58只QDII“迷你基金”分散于30家基金公司中,而其中旗下有两只及以上QDII“迷你基金”的基金公司就达到17家,不少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由于产品较多,因此“迷你基金”的数量也相对较多。但其实QDII基金的业绩并不很差,尤其是今年以来很多基金净值增长率都超过了10%。其中有28只基金目前的净值超过1元,而累计净值超过1元的QDII产品也有30只,超过三分之一。

  基金公司表示,所谓清盘就是卖出所有的股票或债券等证券品种,变成现金返回给投资者,所以因规模小而清盘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一定是亏损出局的。比如业绩较为出色的长信标普100,近两年多次排名进入QDII基金的前十,但其规模仍未能逃脱被“腰斩”的局面,目前仅有2800万元。

  创新基金规模变动大

  此外,规模较小的基金主要是创新类基金。由于基金业竞争激烈,加上证监会鼓励创新,创新基金能够获得最快的“准生证”,因此不少基金会迎合市场的短期需求推出一些新产品,但最后实践下来,因为种种原因却无法获得投资者的持续欢心,其规模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同时,一些小型基金管理公司也因为各种原因,成为“盛产”迷你基金之地。比如,受上半年国际金价跳水影响,4只贵金属主题QDII产品净值损失严重,资产规模缩水均在30%以上。

  因此,近期有业内人士建议,基金清盘可以先从持有人数量较少的、公司实力较强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的QDII基金开始。而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相差不大,且期限较短,合并起来投资策略方面的阻力相对较小,不妨以此积累基金合并或清盘的经验。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