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房产家居

红木国标修订行家有点担心

2013-07-25 13:40:19 来源:山西晚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今年6月,最新执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对7种国标红木予以国际贸易限制,这意味着可供加工的国标红木更加稀缺,由此带来红木的新一轮价格上涨。本就存在鱼龙混杂、以次充好的红木市场,国标红木树种的增减,无疑将带给行业发展巨大影响,而传统意义上的顶级红木收藏价值会愈显珍贵。
 

  部分原材料的稀缺与疯狂飙涨,对整个行业有着深刻的影响。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除了被限制贸易的几类红木外,今年夏季,省城市场上的越南黄花梨、缅甸花梨、大叶紫檀等材质也跟风上涨,涨幅达到20%—50%不等。以一款越南黄花梨的圈椅为例,去年22万元就能成交,今年却得花费30万元。

  龙腾阁总经理林先生称,该店陈设的海南黄花梨及部分檀香紫檀、大叶紫檀产品都是从老顾客手中收购而来,新原材很难进到货。紫檀会馆的冯月琴店长告诉记者,以前顾客主要收藏家具,现在连原木都有收藏。收藏界认可的红木仅有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檀香紫檀(小叶紫檀)、交趾黄檀(老挝红酸枝)、越南黄花梨等少数几个品种,这些产品的投资价值和收藏潜力会继续放大。

  业界争论

  调整国标行家担心乱市场

  红木原材料供需不对等带来的国标与非国标之争,最终促成了近期的红木国标修订启动。

  据了解,于2000年制定并开始执行的国标《红木》(GB/T18107-2000),距今已有13年时间。在CITES公约未执行之前,国标内的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檀香紫檀(小叶紫檀)已处于一材难求的状态。其中,海南黄花梨主要见于级别较高的古董拍卖会上,新家具制作基本无材可用。另外增加的7种交易受限的国标树种,加重了红木的稀缺。

  但针对新国标增减树种的问题,业界却有不同的观点。专注木材及家具研究的中北大学贺宏奎教授认为,红木国标的出台,主要目的就是要规范市场行为,平衡和调节生产、流通、消费和文物收藏各环节的相互关系。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原有国标进行修订完善是必要的。综合来看,新国标增加树种的可能性有但不大。

  “从学术角度来说,判定红木主要从木材的特定属种、木材结构、气干密度、心材材色等几个方面为依据,但产地和稀缺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从技术角度来说,红木的鉴定专业而复杂。物理检测无法鉴别其生产地、稀缺性。传统红木的收藏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产地和稀缺性上。有些人建议把无材可采的树种从标准中删除,这是很荒唐的想法,因为国标的制定不仅要兼顾现实,更要尊重历史与文化。”贺教授称。

  黎氏阁翰宝轩总经理陈茗认为,已经濒临消失的国标红木树种,是原材料和新家具供应处于枯竭,但是老古董还在家具文物市场上流通,不宜删减此类树种,否则老古董家具连红木都不是。而现行国标规定的树种已经受到市场认可,增添树种会引起市场混乱。陈茗认为,国标增添树种对收藏者和消费者不公,最好不要随意增减树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