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房产家居

“公务接待企业买单”病在权力失范

2013-07-13 11:19:00 来源:广州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超标公务接待的顽疾难以轻松根除,据媒体报道,少数地方暗中改变接待方式,由原来的公款接待转变成让企业主作陪买单。只有企业的发展不会受制于官员的心情态度,而是由市场规律决定,“企业主作陪买单”才有可能成为历史。
 

  白靖利(媒体人)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大多数地方都积极遵守相关要求。但是超标公务接待的顽疾难以轻松根除,据媒体报道,少数地方暗中改变接待方式,由原来的公款接待转变成让企业主作陪买单。

  公务接待由企业主买单,实际上让企业主成为政府官员的“钱包”。或许领导干部和企业主私交不错,买个单也算不了什么。但恐怕更多的是企业主慑于地方官员手中权力的“淫威”,纵有百般不愿,也不得不委曲求全,老老实实地成为“座上宾”。

  表面看来,地方政府让企业主买单是因为公务接待压力过大,其根源在于权力失范。一方面,在“接待就是生产力”的现实情境下,地方政府不得费尽心思做好接待工作,生怕怠慢了“上面来的领导”。另一方面,企业要想继续经营发展下去,也不敢得罪“地方官”。与其不知道哪天被穿个小鞋,倒不如忍痛割肉。

  公务接待由企业主买单的危害极大。碍于情面、被迫作陪买单的企业主,轻则影响身心健康,重则对地方政府失去信心。甚至会产生“官员都是腐败分子,都是吃货”等印象。长此以往,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将逐步丧失,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官商交往过密,极易成为权力寻租的根源。企业主作为商人,“无利不起早”,作陪买单必定有所图。而官员的回报,恐怕只有将手中的权力“变现”。在盛产腐败的酒桌上,公然收受贿赂、进行权钱交易的行为并不少见,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而这种变味的公务接待行为,大多隐蔽性极强,也给纪检部门的执法带来极大的障碍。

  尽管中央三番五次强调“八项规定”,并禁止官商交往过密,但一些地方仍然顶风作案,或肆无忌惮我行我素,或转入地下搞“变通”,对于这类行为必须坚决予以制止。纪检部门应该在率先垂范的同时,加大监督查处力度,杜绝各类权力寻租的行为,还企业主一个健康有尊严的发展环境。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企业主买单”等降低接待费的“歪招”,还应依靠制度约束权力。首先在于逐步改变官员考核制度,地方的发展和地方官员的命运不会因接待的好坏受影响,而是“接不接待都一个样”,其工作能力、百姓的口碑与升迁直接挂钩,官员们才不会挖空心思把接待做好。同时,应该制定有效的制度约束官员手中的权力,让他们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企业的发展不会受制于官员的心情态度,而是由市场规律决定,“企业主作陪买单”才有可能成为历史。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