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必须尽早编制
据悉,北京人口承载力为1800万人左右的目标,是根据当时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的。水是北京的“短板”,在一定的条件下,北京这块土地能承载多少人口,取决于北京的“水”资源和利用效率。
以往人口承载力的测算,一般是按照生态学上的最小限制因子,即俗称的“短板”来进行的。北京以往的人口控制目标正是考虑水资源这一短板而设定的。2020年北京可供水资源为54.2亿立方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年是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标准,按此标准,确定了北京人口承载力为1800万人左右。
除了水资源以外,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在城市区域人口承载力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凸显。即便如此,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在北京这些因素和“水”并非等量齐观,“水”多少和利用效率才是北京人口承载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显然不符合实际了,近年来杨开忠等专家在不同场合呼吁适应北京世界城市发展的形势尽快再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率先提出:“首都城市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扩张的规模和实有人口的增长速度。”连玉明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再修编工作在“十二五”时期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再修编应当更加立足长远,着眼于2030年;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更加强调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还没有开始修编,“上一次是1993年修编的,都隔了十几年。2004年刚刚修编,才过了几年,没有这么短时间再修编的。人口问题只是城市规划当中的一个问题,里面还有其他内容的规划。以后修编还是需要的,但不应该这么短时间修编。”
杨开忠却认为,再过几年上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即将满十年,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城市发展实际来看,再修编应该很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系统工程,首都的人口、交通、资源环境、世界城市建设等问题都只有放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才能解决,及早修编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