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3日,北京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关交通治理的方案和具体措施。按照北京治堵新政的预期步骤,4月1日起,即治堵新政满百天之日,北京大幅提高停车费,再次撬动价格杠杆缓堵,同时,专为治理拥堵而度身定做的摇号购车政策也在有序进行,但这些政策对于缓解拥堵起到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官方称拥堵减少8% 市民感觉效果有限
被网友戏称为“最严治堵新政”的北京治堵方案,与之前“不限制拥有,但引导合理使用”的思路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强调采取“建、管、限”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思路。
梳理北京治堵新政推行百日的功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通报的数据为,拥堵减少了8%。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整体交通运行情况来看,目前交通拥堵状况有所改善,交通拥堵指数在下降,车辆运行速度在提高。
尽管官方对治堵措施进行了肯定。但部分市民也提出,并未切身感受到拥堵缓解。开车上下班的冯小姐表示,并没有感受到堵车状况有明显缓解,仍然是“早上堵在京广桥,下班塞在双井桥”;每天出行都是地铁换公交的陈小姐也称,从家到地铁站的这段路在早晚高峰时常常塞车。
由此可见,对于机动车保有量500多万辆、高峰时段多数交通干道交通流量远超负荷的北京而言,8%的拥堵效果,无异于杯水车薪。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郑实说,今年北京小客车增量控制在24万辆,只是2010年汽车销量的三成,但年增24万辆的速度其实并不算低。一般来说,当汽车增速低于道路建设发展的时候,“治堵”成效才会明显。
据悉,4月10日左右,北京计划向社会公布五环内自实施治堵政策以来的效果。
北京停车费4月1日起调整:价格杠杆缓解拥堵能否奏效?
按照北京治堵新政的预期步骤,4月1日起,北京调整非居住区白天的停车收费标准:一类地区为三环路(含)以内区域及中央商务区(CBD)、燕莎地区、中关村西区、翠微商业区等4个重点区域;二类地区为五环路(含)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三类地区为五环路以外区域。总之,离市中心越近,收费越贵。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认为,相比行政性强制措施,价格杠杆目前是最适合北京的做法。高额停车费和车辆购置税,拥堵费,多项价格杠杆多策并举,能达到更好的疏堵效果。
但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就持相反意见。他表示这一措施对缓解拥堵贡献不大,去年停车费涨价的13类重点地区,在这一年来始终是市区主要堵点,堵情没有缓解。用公共交通代替自驾车,贾新光认为,最起码一两年之内,北京公共交通难以具有这样的魅力。由于先天设计不足、评估不到位等原因,一系列困扰北京多年的公共交通难题难以解决,例如地面公交运行时间没谱;地铁零换乘几乎为零;出了地铁站,经常找不到公交站台等。
与政府的投入相比,公共交通一直没有起到“分流”有车族的预期效果。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城市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江玉林说,如果以出发地至目的地“门到门”的距离计算,北京即便拥堵至此,开车仍比公交平均省时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