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
纲要正式版本共调整修改近30处
昨天(24日),随着北京教育规划纲要的正式公布,未来10年北京教育发展蓝图正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于2008年10月正式启动北京教改纲要的研究制定工作。在《北京教育规划纲要》编制期间,先后组织召开了五十余次专题研讨会和座谈会,并历经5轮深入而全面的征求意见工作。对比去年10月公布的纲要征求意见稿,此次公布的纲要正式版本有近30处进行了调整、修改,呈现出四大突出变化。
增加受高等教育的指标
在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中,“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由征求意见时的42%提升至48%。并对外国留学生规模指标进行了调整,由之前的2015年达到15万人次,2020年达到20万人次,分别调整到12万人次和18万人次。
增加了“义务教育毛入学率”指标,其中,2009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为109%,2015年和2020年均为100%以上。
>>解读
符合建国际化城市定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褚宏启表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指标,北京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人才优势已成为北京最突出的优势。因此,适当提高这一比例也是体现北京发展人力资源强市的信心,也符合北京建设国际化城市定位。
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
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部分,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而在以前的表述中,是“形成公办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民办幼儿园已成为本市发展学前教育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部分,提出将“落实民办学校教师职务(职称)评定制度。”
>>解读
满足对教育多元化需求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学雷表示,在学前教育中将民办视为与公办同等地位,这一改变符合科学发展观,也是与国家教改纲要中对民办教育定位是一致的,民办教育是促进教育改革重要力量和增长点。北京学前教育的发展应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探索更多理念和模式,满足群众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此外,针对落实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马学雷认为,这不仅对那些在民办学校从教的老师来说是一个利好,更体现了政府对民办教育的认可和重视。
随迁子女读高中未放开
北京教改纲要征求意见稿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在京就读问题一度引起广泛关注。意见稿中曾提出,“将制定来京务工随迁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该项措施公布后一度引起社会热议,并引发了两种不同的声音。部分人认为外来人口子女应该享受同城待遇,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北京的承受能力有限,应该制定相关的人口限制政策,教育不能完全放开。
而在此次公布的纲要正式版本中,流动人口子女在京读高中的表述已被删除。同时,对之前引起同样关注的“打造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绿色成长通道”的说法,在纲要正式版本中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