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安徽>本网专稿
市井中说着家常话 田野里感受百姓情
2011-09-20 14:07:24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市井中说着家常话 田野里感受百姓情

——蚌埠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见闻

8月24日,蚌埠日报头版“党报记者走基层”开栏,民生改善“喜盈门”、十年重访“周边行”、对标发展“探近邻”三个篇章相继推出,一批鲜活的好新闻不断涌现。

蚌埠广播电视台在蚌埠新闻联播节目、淮河晚报节目中推出系列报道“我在基层”、“走基层 看变化”、“民生调查到你家”,生动真实地展现了百姓的生活面貌。

市新闻单位建立多个基层联系点,组建“走基层报道小分队”,组织编辑记者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社区家庭,展开蹲点调研……

陆续推出的这些重要举措,是蚌埠市新闻战线贯彻中宣部倡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强自身建设,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一部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不断,“新闻创牌行动”和大练兵活动紧密相连,“新春走基层”活动如火如荼……近年来,蚌埠市新闻战线坚持“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宣传中设计推广了众多生动有效的工作载体。如今,他们已从“响应号召”变为“自觉行动”。因为,实践表明,唯有在市井中说着家常话,在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与百姓心贴心。

贴近,才会更精彩

年大姐,原先是蚌埠群力街上的一个地摊水果商贩,市场秩序整治曾让她失了业,也逼着她二次创业,生意越干越红火。9月9日,蚌埠日报头版“党报记者走基层”栏目中刊发《年大姐“收摊”当起小老板》,报道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

蚌埠日报社年轻记者小于说起不久前下基层的采访时仍显得有些兴奋,“我的体会就是,当深入一线时,事实总是不会和自己最初的想法一致,越深入就越生动、越诱人。在采访这个报道之前,完全不知道年大姐在退路进店开起水果超市后,心理上能不能适应,生活状况到底怎样。说实话,我真没想到年大姐的生意那么红火。

“通过和年大姐促膝畅聊,亲身体验,整个采访过程都很充实,很温馨。我了解到,年大姐目前的真实经营和生活状况。原来市场的整治,小小的水果超市为她开启了幸福生活。”

自8月24日起,蚌埠日报一版头条陆续推出《葛师傅一家喜迁新居》、《交上30元,看病管一年》、《吃工业“废渣” 产“栋梁之材”》、《东风村如何借“东风”》、《张莉:阮妈妈的“好女儿”》、《年大姐“收摊”当起小老板》等多篇“走基层”报道,记者们把和群众拉家常、同吃住、共劳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记录下来,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这些“冒着热气”、“带着露珠”、“透着温度”的新闻引来社会好评。有不少市民这样评论:“用脚底板‘跑’出来的新闻,好看!耐看!有嚼头!”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称得上是新闻战线的“寻根之旅”,是优良传统的“传承之旅”,也是新闻队伍的“锤炼之旅”。

9月2日,全省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9月9日,为深入贯彻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臧世凯同志在全省动员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蚌埠市委宣传部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从思想深处充分领会开展活动的必要性,着力解决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全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日前,随着蚌埠“走转改”活动的全面展开,全市新闻战线数百名记者已奔赴基层第一线。带着思考走,带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他们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做群众真正的贴心人。“提质、扩面、创牌”,“用心走、用情转、用功改”分别是蚌埠日报社和蚌埠广播电视台对“走转改”活动提出的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做好新闻宣传的不变法则和永恒主题。近年来全市新闻工作者在贯彻“三贴近”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时间的“走转改”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基层是新闻“富矿”,“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走下去、走进去”,才能通过文风的改变为新闻报道添魅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