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博士、副厅级,这是团省委副书记周密身上三个鲜亮符号。 “是公选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 ”两年前的公选厅干考试情况,周密历历在目。
2010年11月21日,星期天,安徽工商管理学院透着几分紧张严肃,全省公推公选27名副厅级领导干部面试在此举行。这是省委直接组织的第16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当时心情有点紧张,在短时间内要回答好评委的4个问题,很不容易。 ”从1224名笔试者中脱颖而出,周密和其他165名考生共同杀进第二轮比赛。
“谈谈如何做好网络问政工作? ”“少数干部口头上讲落实而实际上不落实或落实成效不大,你怎么看待? ”……紧密联系实际的面试题目,给每位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而每个考场均有13名评委、5位旁听人员,另有一名监督员和记分员。这样的阵势,考验着考生的知识、能力,更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
“面试考的是基本功、知识面、现场应变和逻辑思维能力,想得高分不容易。 ”当时担任考场评委的全国人大代表、省农委研究员李爱青说,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具备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想脱颖而出,没有真才实学不行。
凭借笔试、面试的优异成绩,周密成为省委组织部考察对象,并经省委常委会3:1差额票决,最终脱颖而出,和其他26人走上厅级领导岗位。
公开选拔干部,是我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亮点之一。 1995年以来,17年,16批,公选178名厅级干部,我省在全国公选厅干中批次最多、持续性最强。
“赛场竞马”选才俊,不拘一格用贤能。如今,公开选拔已成为我省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
“边实践、边完善,我省不断扩大公选职位范围。 ”省委组织部干部综合处负责人介绍,2010年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将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等重要职位纳入公选范围,首次将符合报考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纳入报考范围,适当放宽报考年龄,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而扩大群众参与,彰显选人用人民主,也在公选中得以实践。在2010年的公选中,13个面试考场内均安排“旁听席”,5名旁听人员均是来自基层的省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等,他们还可以向考生发问,参与互动。
宿州夹沟镇夏刘寨村党委书记王化东就是其中一位旁听者。他告诉记者:“我们基层的干部群众就希望安徽加速崛起,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关键。让我们基层的干部群众有机会参加厅级干部面试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干部选拔的透明性,扩大了选人用人的民主。 ”
“干部人才是加速崛起的脊梁。 ”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郝欣富教授说,与传统的选拔干部方法相比,公选最大的优点是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路径,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组织的视野,选出平时不易选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