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海南一法院出具判决书盖假公章 6旬老人损失70万

2014-04-08 09:13: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68岁老人晏文彬和法院判决书上的公章较起了真,这枚公章几个月前已被权威机构鉴定为假。正是这份涉假公章的判决书让晏文彬的近70万元投资打了水漂。相关法院虽然认可这份判决书的存在,并通告其诸多错误,却对公章真假不作结论。

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称,会对公章问题进行调查。

两套房引发的迷案

面前坡24号,这是海南省会海口市内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正是在这里,闯海南已23年的湖南农民晏文彬,于2007年、2009年相继买下了一栋9层只有土地证没有房产证的私宅的大部分,用于旅馆、出租等经营,只剩下5、6层的两套房子未买成。

2010年年初,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将这栋楼5、6层的两套房产裁定给庞志坚抵债。近水楼台的晏文彬得知消息后,立即出手,以42万元的价格,从庞志坚处买下这两套共计240余平方米的房产。缴纳完13万多元的税费并用15万元装修后,晏文彬以为自己成了这栋私宅的完全主人。

晏文彬没想到的是,自己已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他买的房子正在几个案件当事人那里闹得沸沸扬扬,两家基层法院产生争议,各支持一方,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以督办函的形式试图了结争议,却最终牵出有关判决书错误百出、甚至连关键判决书上的公章都涉嫌造假的问题。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海中法执复议字第21号执行裁定书,是晏文彬在得知两家区级法院争议后得到的最后的法院文书。该裁定书查明的事实显示了两家区级法院争议的缘由。

2009年12月15日,美兰区人民法院依据生效判决,重新立案执行庞志坚与周树德贷款纠纷一案,以美兰法院(2010)美执字第63-3号执行裁定书(以下简称“第63-3号裁定书”)裁定,将周树德在面前坡24号的这两套房产及相应的土地使用权查封,估价为46万元左右。对这两套房的拍卖流产后,美兰法院裁定将此房按估价抵债给庞志坚。海口市国土局依据美兰法院裁定,于2011年8月为庞志坚办理了土地过户手续。

就在美兰区法院将这两套房清场交付给庞志坚的过程中,另一当事人张旭根拿着龙华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向美兰区法院提出了异议。张旭根所拿出的判决书为龙华区法院(2003)龙执字667-3号裁定书(以下简称“667-3号裁定书”),该裁定书于2005年4月8日作出,裁定将这两套房抵债给金浩安海口分公司。10天后,金浩安海口分公司又与张旭根签署协议,将这两套房以抵偿装修工程款的名义转给了张旭根。

按照美兰区法院的说法,两家基层法院因此发生了“冲突”。2011年1月20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介入此案,并作出(2011)海中法执监督第36-1号《督办函》,认为争议涉及的房屋由龙华区法院先行查封,裁定抵债后,已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美兰区法院所采取的执行行为属于重复执行,应予以纠正。

美兰法院不服这一《督办函》,向海口中院申请复议称,龙华法院未将抵债裁定书送达登记机关,未发生法律效力,不能对抗美兰法院的裁定。诡异的是,美兰法院在复议书中称,在处置该房屋时,曾调阅龙华法院关于此案的案卷,竟没有见到过667-3号裁定书。

即使如此,美兰法院的复议仍被驳回,美兰法院最终根据《督办函》意见撤销了第63-3号裁定书。这意味着晏文彬的巨额投入可能打了水漂。

不知所措的晏文彬只能向海口中院申请复议,海口中院延续了《督办函》中的意见,仍认为龙华法院执行在先,美兰法院执行在后,美兰法院以撤销原有执行裁定的方式纠正错误的执行行为,应该得到支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云南省曲靖市下海子煤矿事故22人被困 已实施救援

留步看花溪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5000余海棠惊艳迎客

上海顾村公园晚樱绽放 市民清明踏春赏樱

青岛崂山区森林火灾明火已全部扑灭

精彩热图

沈阳虎园小东北虎学走路 踉踉跄跄惹人爱

云南束河古镇发生火灾 10间铺面被损毁

青岛崂山因祭祀烧纸多个山头起火 浓烟蔽日

云南永善地震已致25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