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低温推进剂的难点,此次“嫦娥三号”发射共有三天、六个发射窗口。明天凌晨1:30分即第一个发射窗口,时间四分钟。一旦错过,50分钟后,第二个发射窗口只有1分钟。发射首先将瞄准第一窗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赵民介绍,嫦娥三号“多窗口、窄宽度”的发射特点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赵民:地月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找一个最好的时间,我还要考虑探测器中途变轨到月面之后的,能不能第一时间保证能源供应系统,我还要考虑地基的测控保障的非常好,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就造成了时间窗口特别窄。
赵民表示,气象也是影响火箭发射的重要原因。不过预报显示,今天夜间西昌没有危险性天气,之前比较担心的高空风速也符合发射条件:
赵民:现在我们对12月1号夜里的预报是无雷雨、无大风,高空风也符合,还有无降水,这个条件是不错的,没有问题。
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介绍,长三乙火箭是我国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为了满足任务要求,火箭在发射精度上提高了三倍,同时火箭上安装了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关键动作。如果一切顺利,发射后20分钟左右,火箭将把“嫦娥三号”运送至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姜杰:火箭制导系统采用高精度的制导技术,“双激光惯组冗余卫星导航”的复合制导技术,满足探测器对火箭系统高精度的要求,箭上安装了摄像头,能够看到火箭重要的分离的动作。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任务将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 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将从明天凌晨零点30分起推出特别直播节目《嫦娥落月》,和您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央广网也将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敬请关注。(张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