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军报痛批战争剧中“痞子变英雄”:从崇高到卑微

2013-10-10 16:24:08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军报痛批战争剧中“痞子变英雄”:从崇高到卑微

  电视剧《民兵葛二蛋》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倒置是否意味着我们真的不需要英雄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英雄史诗,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价值体系和标准,都需要通过对英雄形象的塑造来弘扬和提振自己的民族精神。即使是像美国这样崇尚个性自由的国度,同样拍出了诸如《第一滴血》《终结者》《极限特工》《壮志凌云》等那样的宣扬美国式英雄的大片。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光耀千秋的英雄豪杰,他们已经成为“民族的脊梁”而铭记史册,中国共产党92年的发展史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英雄史诗的延续。92年,在历史的记忆里或许只是一瞬,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流血牺牲的英雄人物却是数不胜数,他们的事迹理应被创作成文艺作品、人物被塑造成艺术形象被人们传颂,他们理应成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培育高尚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去英雄化或许一时能推高票房收入和收视率,也能为广大观众带来开心的一笑,但它只能是影视剧创作诸多风格中的一条支流,它懈怠大众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麻药作用却是持久的。因而,承认英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用满怀崇敬之心去表现英雄、展现英雄的时代风采,充分肯定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应当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时刻牢记并身体力行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字来源:中国军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焦点图片

另类冲刺标语屌丝气息浓郁 盘点那些令人无语的奇葩标语(组图)

山西安泽一焦化企业发生脱硫液泄漏 1吨多脱硫液流入蔺河

北京颐和园大黄鸭今日放气:呈饼状在湖面漂浮

成都全球首个"熊猫邮局"亮相 有专用日戳及邮编

精彩热图

美联储首位女掌门出炉

李亚鹏初恋女友照

美8名众议员遭逮捕

俄真人芭比再曝艳照

精彩热图

高清:重庆主城内“最窄”人行道 最窄一段仅15厘米

“西部第一高塔”开放迎客 两百米高空俯瞰成都

北京天坛螭首遭人“蛀牙” 污损疑成年人所为

摄影师拍纽约街头的亲密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