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靠得很近,有时很难听清电视里的声音——人们在说笑,孩子在哭闹,军用车辆和救护车发出刺耳的鸣笛声,发电机嗡嗡作响。一只牧羊犬在附近溜达。时不时还能看见搜救犬安静地随救援队走过。
安置点的生活跟往常不同,睡觉,做饭,洗澡,都有诸多不便,连手机充电也是一个大难题。
当你看见一大群人在地上坐成一圈时,他们多半在围着几个插线板给手机充电。等待充电的时间很漫长,有时候甚至比早上排着长队上厕所的时候都长。
为了让大家消磨时间,安置点提供了杂志——《中年读者》。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从《香港的细节》到《丹麦首相怎么看医生》。
尽管环境动荡,不少人还是保持着他们已有的习惯和爱好。那天,十岁的王诗栩坐在体育场的大灯下静静地看了132页的《儿童文学》,对外界的嘈杂充耳不闻。这个小女孩爱书如命。当她的爸爸冒险回家拿点必需品的时候,她央求父亲拿上她喜欢的福尔摩斯侦探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她正在读一本动物小说。
房子摇晃起来,小姑娘跳起来就跑,她爸爸从五楼跑到三楼才追上她。
“现在我白天就是看看书,到处玩一玩,”她说。“但是到了晚上,又会想起地震的时候。真可怕啊。”
她的父亲,泽仁多杰打算路一修通就把她送去跟妈妈住。她妈妈在离宝兴60公里的硗碛乡当医生。
“那边的情况要好一些,而且我们的老房子还好着。我希望我女儿能正常生活,”这位藏族父亲说道。他在当地的高中教历史。“但是在这里住几天也好。让她锻炼一下。她以前连用冷水洗脸都没有,现在只能将就了。”
离高考还有一个半月了,但是高三学生阿斯满一点都不担心。不是说她的成绩特别好,她在班里算是排名中等,但是她说,经过了地震她什么都不怕了。
“地震的一瞬间我想了好多事,”她说。
“我这么年轻就要死了吗?我还没怎么见过世面呢,”这个十八岁的姑娘回忆说。“跑出屋子以后我和我妹妹一起哭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