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简称“基药”)目录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该目录扩容近七成,将从原来的307个品种增至520种。但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不管是掌握大部分原研药技术的外资药企,还是国内中成药生产企业,都似乎陷入“两难”:一方面害怕基药中标就要大幅降价,另一方面又担心随着基药在二、三级医院的扩大使用,放弃基药或意味着放弃市场,损失可能更大。
外资药企:担心政府对价格施压
据了解,上述目录中虽然都是用药量大的普药,但很多知名外资药企同样有在生产。且该目录将抗癌、血液系统等药品大量纳入,也使越来越多的外资药企生产的品种成为基药。如糖尿病用的胰岛素、二甲双胍;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奥沙利铂;心脑血管药物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品种,礼来、施贵宝、辉瑞、赛诺菲、诺华等外资药企都有生产。
但对于进入基药市场,外资药企期待与担忧并存。早在2009年,默沙东将明星产品舒降之降价50%“挺医改”,成为首个进入基药目录的跨国药企原研药。虽然销量有提高,但业内透露,价跌量涨相互抵消,最后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跨国企业不是对基药市场没兴趣,如果价格可以接受,我们非常乐意做。但如果中标价格太低,我们也很难接受。”礼来中国总裁艾博来昨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称,“我们担心基药一下子扩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之后会对企业价格施压。”据悉,该公司的糖尿病药物此前在多个省份都参与了基药招标。
但如果放弃基药市场,外企又面临失去份额的风险,因为基药的使用范围将来会向二级以上医院扩大。事实上,如广东等省份就已出台了类似的规定,如在三级医院基药使用比例不低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