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适房发展中问题层出不穷
虽然近几年郑州对经适房的户型、上市交易作出了严格限定,但问题和质疑一直伴随着郑州经适房的发展。经适房两头不沾,真正的穷人买不起,收入较高者没资格买,更重要的是,在经适房分配过程中存在大量弄虚作假、权力自肥以及利益输送现象。
日前爆出的郑州“房妹”事件中,“房妹”全家曾拥有多达31套房产,一家四口都是“双户口”。据郑州市纪委翟振锋案件专案组通报称,“翟振锋(‘房妹’父亲)一家曾拥有31处房产(含两处在老家新密市的自建房,无房产证),其中已出售7套,现有24套,无一套是经适房。”但专案组调取了翟振锋妻子李淑萍的河南一通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南溪苑项目售房记录,发现二七区房管局两名工作人员违规通过李淑萍取得27套经适房房源。
事实上,经适房领域一直是郑州市的腐败重灾区。据新华社报道,仅2011年,郑州市纪委就查处了10多起经济适用房腐败案件。党政纪立案14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涉案金额1.1亿多元,收缴违纪违法资金5200多万元。
其中,二七区原常委、统战部长曲某,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林某,中牟县公安局黄店派出所原所长张某受贿案等经济适用房领域系列腐败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11年8月,郑州纪委与公安、检察等部门破获一个违规办理郑州市常住户口并倒卖经济适用房房源的网络,7名利益链上的民警被查处,其中4人被移交司法机关。
除此之外,提供虚假证明、伪造资格情况不断,也让经适房的分配、后期管理成为郑州市民吐槽的焦点,“开宝马住经适房”不断见诸报端。据统计,2011年、2012年,郑州市共有2404户家庭被取消经适房购买资格,5462户家庭被取消廉租房保障资格。
正因为存在各种问题,2011年以来,郑州暂停了新的经适房项目选址。
2012年8月,河南省住建厅与河南省审计厅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2013年年底河南省将全部取消经适房。至于取消经济适用房的原因,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洪涛表示,一是经济适用房有许多人违规操作,易滋生腐败。河南省审计厅对河南6个省辖市已建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一项审计显示,6个省辖市共建成廉租房1.6万套,其中空置8215套,空置率高达51.3%;同时存在违规分配保障性住房和发放廉租房补贴的现象,6个省辖市共有4390户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相关待遇,其中816户不符合经济适用房购置条件,占抽查总数的12.6%。二是经济适用房面积虽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但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仍然买不起,而买得起房的人,又嫌房子面积太小。三是经济适用房的购房资格审查在操作中很难认定。
公共资源怎么变成了个人收入
郑州经适房面临的问题,国内的其他城市同样存在。如武汉发生“六连号”事件,北京、重庆也出现过大量经适房违规出租。
至于经适房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一位专家认为,表面上看,问题出现在经适房的准入审核关口,一方面政府部门难以准确掌握居民的实际收入和财产状况,各部门之间信息无法联通共享,公示制度也常常流于形式,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以致发生骗购和权力寻租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有关部门人员紧张,仅凭街道里的两三名工作人员,完成所有经适房申请对象的资格审核、复核及对房屋的管理,难免会出现疏漏。
“在经济适用房的准入分配管理上,除了普遍实施的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外,不少地方还对经适房摇号进行现场直播,接受公众的监督。”该专家说,经适房出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能提供产权的经适房与商品房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带来巨大的权力寻租和牟利空间,给某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以郑州为例,郑州经济适用房之所以从“无人问津”到“井喷”,正是因为郑州经适房和商品房的价格差从2001年的200多元上涨到2009年的2000多元。
“经适房补的是砖头,而不是人头。”该专家表示,由于经适房具有产权,申购家庭获得了经适房购房资格,就相当于获得了经适房和商品房的价格差。在商品房价格暴涨的情况下,经适房常被用来违规出租或缴纳少量“转商”费用后出售,一转手往往就是数十万元的利润,等于把政府补贴的经适房和商品房的价格差这一公共资源转变为了个人收入。
作为反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代表人物,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开发商交了商品房的土地出让金,业主购买后土地升值就是自己的,而经济适用房是不交土地出让金的,那么购买后土地升值就不应该是你的。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在配售过程中无偿地转移到个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政府认为亏了,所以要求经济适用房5年内不能卖,卖要再加一部分钱,如果不转让,这个便宜就永远让你们家占着。经济适用房让配售家庭白捡了土地的价值,从经济学和法理上讲不通。保障性住房的政府责任不可推卸,但经适房不明确共有产权性质,取消投资投机属性,则变成变相商品的资源再分配,失去了保障的本质,这种保障的结果只会产生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任志强还认为,这种不公还体现在经适房分配的其他层面,比如正在享受经适房的人是否符合条件?“正是分配里的不公平形成了社会上很大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