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实施安全保障计划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强化交通运输、食品安全监管,着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宁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十七)提高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启动智能图控系统工程,在重点要害部位和公共治安复杂区域安装1000个高清视频监控头,形成区、市、县三级视频监控资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启动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建成高清联网卡口446个、多功能电子警察1008个、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点136个、交通诱导及信息发布点49个,形成综合性的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人员伤亡事故;在20个乡镇派出所增挂农村消防点牌子,每个点配备1辆3.5吨消防车,1台手抬机动泵和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提升农村火灾防控水平。
(李锐副主席负责,公安厅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消防总队、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协助落实。)
(二十八)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新改建农村公路2000公里;实施交通安全保障工程14处,改造危桥14座,在全区所有高速公路收费站开通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通道;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新建农村客运招呼站220个,实现全区98%的行政村通客车,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白雪山副主席负责,交通运输厅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协助落实。)
(二十九)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培训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万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1160名,沼气生态工和物管员300名,为企业安全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施公众安全教育工程,为社区、农村、学校和建筑施工、矿山等高危企业免费演出安全生产情景剧《平安是福》70场,免费印发《撑起生命之伞——公众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30万册,进一步提高公民安全意识。
(姚爱兴、屈冬玉、白雪山副主席负责,农牧厅、质监局、安监局分别牵头,发展改革委、教育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等部门协助落实。)
(三十)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农产品源头管理,蔬菜、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率分别控制在5%以内;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持证率达到100%;对食品企业生产的液态奶、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葡萄酒等重点食品开展1500批次的抽查检验;完成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25个大类100个品种7000个批次,全区食品批发企业全部纳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对高风险食品、食品原料、餐饮具等开展2000批次的监督检测,进一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姚爱兴、屈冬玉副主席负责,农牧厅、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监局分别牵头,财政厅、卫生厅等部门协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