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7张卷,语文6篇作文,物理2张卷,英语背20篇课文,这些只是寒假作业的一部分,还要参加奥数补习班、英语培训班......” 广州一名叫“帕墨”的学生最近在微博上抱怨起来。
和“帕墨”一样,大多数在读的中小学生,都面临着繁重的假期作业和培训班,不满和抱怨成为孩子们的普遍情绪。
伴随社会人才竞争愈发激烈,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来越高。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争相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培优班。
小学六年级的李易丰每天放学后要去学习钢琴。周末,妈妈还为他报了英语培训班和书画班。“每个小朋友几乎都要上课外班,很少能一起去游乐场玩,”李易丰说。
家长和学校的“美意”却让孩子们吃不消。“很多家长不知道小孩喜欢什么,就会多报几个班,摸索着培养。”培训班的老师说。
对此,专家认为,社会的期望背离了孩子自身的感受,说明当前教育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不仅是中小学生被作业和培训班包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在“证书”和“学历”的夹击下与素质教育渐行渐远。数据显示,2010年六成高考状元被哈佛大学拒收。应试教育造成了一批学生“高分低能”、学习与实践能力相差甚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