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浙江代表团的分组讨论时,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与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谈论起民间资本,用“治水”比喻。“民间资本是水,实体经济是田。”张德江说,“与其让水在地下暗流涌动,倒不如打一口井,给双方一个皆大欢喜的出口”。(3月7日《中国青年报》)
民间资本的出路何在?民间借贷如何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这次两会议论焦点之一。一个时期以来,社会整体融资规模出现了畸形“流动”:一边是实体经济融资难,另一边却是民间借贷热火朝天、高利贷极度泛滥,投机炒作资金到处肆虐。
面对以上情况,社会上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大力整顿民间借贷,严惩和取缔高利贷行为,严格规范金融秩序。另一种是呼吁放开民间借贷,给民间资本以出路。后一种,把当前的民间金融乱象归咎于金融垄断,金融制度封闭,造成民间资本无出路。
笔者认为,放金融等于“放老虎”,如果管理手段跟不上,当事者各方金融风险意识不高,那么,对金融的盲目放开,放出的这个“老虎”最终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风险。比如,金融危机时期,民间资本集聚较多的浙江出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纷纷要求国家给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和融资难问题。然而,允许成立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推出后,大部分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都在从事高利贷业务,酿成巨大的风险。这不能说没有给“出路”,可给的“出路”却变成了“死路”。因此,必须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乱办金融机构等非法行为,彻底整顿金融秩序。
民间资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出路在于实体经济里。只有把民间资本吸引到实体经济里,才能发挥民间资本的最大效率和效益。这里面需要思考的是,实体经济拿什么吸引庞大的民间资本进入。如果像目前业界流行的“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现状不改变,实体经济无论如何都不能受到民间资本的青睐。
一边是实体经济的利润“像刀片一样薄”,另一边却是银行利润高到行长都不好意思说;一边是实体经济步履维艰,另一边却是房地产暴利滚滚,做市场的中间环节拿走过多利润。民间资本何来动力进入实体经济?因此,让民间资本进入到实体经济里,首要要通过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和导向,使得实体经济的利润可期,能够吸引民间资本的眼球。
国家主导的重点行业领域应尽快向民间资本放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关键在于尽快落到实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应该尽快出台,彻底解决制约民间投资进入的“玻璃门”或“弹簧门”问题。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也应有所突破。必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进。首先,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速度,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参股到或者兴办村镇银行以及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但必须纳入到银行业正规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中。其次,逐步开放银行业,允许民间资本创立兴办私人银行。不过,金融业垄断被打破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最终受益的是客户和实体经济。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