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任职以来的第八份政府工作报告,绘制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有意放慢自己的经济扩展步伐。根据5日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
“十一五”超越德日成第二经济体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至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相继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自2006年超过日本,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经济的盘子大了,中国的实力增加了,虽然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还在百名左右,但在世人看来,中国(强了)、富了。
此次“十二五”规划把预期目标定在年均增长7%,这不仅低于7.5%——中国2006年设定的“十一五”经济增速预期,更远远低于中国过去五年两位数的实际平均增速。即便在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的2008年、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分别达到了9.0%和9.2%。
走可持续之路提高经济增长质效
此中有何玄机?观察家认为,中国决策层意图明显,那就是希望中国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明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留下空间,让国富民富双翼齐飞。调低经济增速预期的中国,即使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也将超过5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经济还是往前走了一大步,国富的前景依然璀璨。
而中国将告别GDP崇拜,在经济转型,消除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方面将做得更好,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让百姓分享经济增长果实。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希望淘汰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要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需要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此,2015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将从现在的1.8%提高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将从现在的1.7件提高到3.3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2年将提高至4%。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些比重并不算高。但如果考虑到五年后或将达到的55.8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总量、全国13多亿的人口规模,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就变得相当可观。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后,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不容小觑。过去五年间,中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实现重大跨越。2010年中国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了30.9%、占当年中国出口总值的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