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卖咖啡为满足”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严长寿11月10日发表演说认为,台湾的代表字是“宠”,太宠爱年轻人,宠爱学生,但宠爱带来的更多是伤害。严长寿说,他在岛内走访校园时,发现有学生在教室上课打瞌睡。他问校长,得到的答复竟然是“学生很辛苦,晚上要打工”。“而且不能当(被判考试不及格),因为当一个就少一个。”
严长寿的感慨又翻出了那个探讨许久的问题,台湾年轻人是不是太受“宠”了?被宠得都失去了进取心和竞争力?
其实早在2009年底,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就在一次活动当中批评“台湾很多年轻人以开咖啡店为满足”,引爆了“台湾年轻人应该有什么志向”的讨论。有些人认为郭董有钱人的思维就是不一样,根本不知民间疾苦;也有人同意台湾年轻人毫无上进心的说法,并为此而忧心忡忡;还有一些开咖啡店的年轻人加入战局说,开咖啡店也是一种事业,不是玩玩。
在台湾五六十岁一代人看来,如今的年轻人毫无上进心。比起他们当年创业时的刻苦耐劳,“勇闯新世界”,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温室中脆弱的花朵。
未来只有50分
在台湾,讨论年轻人未来这个议题的时候,通常伴随着都会讨论台湾年轻人与大陆同龄人的差异。
台湾《30》杂志最近做的一组调查数据:台湾30岁左右的年轻人23.8%的理想是当个性小店店长,而43%的大陆年轻人想成为大企业家;34.6%的台湾年轻人认为赚钱虽重要但不是唯一价值,而20%的大陆年轻人希望自己未来年薪可超千万;40.7%的台湾年轻人视第二专长为实现理想最佳方法,而42.6%的大陆年轻人认为人脉是职场第一竞争力……
反观大陆媒体,常称台湾年轻人崇尚“爱拼才会赢”,似乎一样热衷创业。“那他们是‘被热衷’的。”一位台湾朋友笑答。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一份最新调查显示,青年人给台湾前景只打50分,受访者认为最有竞争力的年轻人以中国大陆居首,占33%,只有5%受访者认为台湾年轻人有竞争力。面对咄咄逼人的大陆年轻人,台湾年轻人有种很强烈的焦虑感,再加上这些年台湾经济停滞,大学毕业生起薪反而比过去少,台湾年轻人给未来只评了50分。有56%的受访者想去海外闯一闯。
其实也“压力山大”?
两岸的这种比较,大概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两岸学术交往的频繁,越来越多的岛内教授及大学生组团到大陆参观。他们通过种种传闻感叹大陆学生的刻苦认真程度,反过头来经常批评台湾学生只知道天天玩“魔兽”游戏——这样下去,以后怎么跟人家比?
如同有媒体人分析的那样,台湾的年轻人也有很多烦恼,这一点和大陆同龄人是共同的。相比之下,绝大多数台湾年轻人经济压力不算大,就学压力也不太大,台湾大学入学率达90%以上,谁都可以上大学,区别只在是不是名校而已。但毕业后就业压力很大,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此外,富足后孩子们的心理更脆弱了,抗风险的能力下降,所以他们也感觉“压力山大”。
但事情总是有两面,“中央社”援引的调查数据指出,仍有55%的岛内年轻人认为自己能实现理想,让台湾和世界变得更好。当台湾上一代的老企业家在骂年轻人不肯努力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澳洲当“台劳”赚钱,或者到大陆试试身手闯一闯,去快速累积自己的“第一桶金”。或许,他们中间,未来就有像大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那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