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记者跟随文物工作者,在长清区归德镇麒麟村附近一处荒山上,对一处唐宋时期石窟造像进行了考察。有关人士表示,该处石窟造像从产生时代和风格看,在全省不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据介绍,这处石窟造像当地人称之为“百子洞”,处于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山上。记者进入洞中发现,其北侧石壁上分上下三层,雕刻有近百个半圆雕石像,像是罗汉像,均不同程度地被人捣毁。仔细分辨其中的人物,有的抬东西,有的持长鞭,还有的倒立……每个雕像高度在15-20厘米之间,动作生动,每组人物表现一个故事。从雕像风格来看,与灵岩寺辟支塔下所雕刻的故事人物颇为相像。
洞内有至少5处佛龛,原来雕刻有佛像,或站或坐。可惜无一例外均被人捣毁,留下雕工细致的裙摆和底座。洞外左侧数米外,还发现一个较大的佛龛,可惜神像被毁掉,只剩下一点腿部。
在“百子洞”内数米,一左一右有两个人工建造的耳室,损毁比较严重。据当地一位文物工作者介绍,耳室应是当年出家人禅修的地方。从雕像风格来说,应是建造于晚唐至宋代。“百子洞”里还有一个幽深的窄洞穴,只能容下一个人匍匐进入,无人敢冒进。记者在洞壁发现类似钟乳石一样的结构,在闪光灯下发亮发光。
在洞口左侧,有依托山崖制成的两块石碑,上面记载的是重修石窟造像的记录,记述古代有人想重修,但直到隆庆登基之年(1567年)愿望才实现。可惜的是,大部分碑文也被破坏。
对于“百子洞”内半圆雕石像,也有人认为刻画的是“文王百子图”。
长清区文管所所长刘滨告诉记者,“百子洞”在他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在该石窟造像所在的虎头山上,尚遗留一座明代“圣母殿”的石亭、房基等遗迹。济南市考古所副所长陈宾说,石窟造像多具有较高的宗教、艺术、石刻研究价值,一般造于北魏或唐代,长清发现的这处石窟造像从产生时代和风格看,在全省不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记者 乔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