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来之不易的反弹格局,终于助推沪指走出了自5月份以来的下跌通道。成交量跟随温和放大,技术修复后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明显减缓。不过市场人士多认为,企业微观情况的不乐观及资金面持续的犹疑情绪,将合力制约反弹高度。在“稳增长”政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股市机会将更多体现在结构性上,而非整体趋势性上扬。
动向 资金配置仍显避险意图
股指在关前持续震荡,迟迟未见发力跃升动作。此时此刻,场外资金的实际动向和趋势就显得分外重要了——资金积极入场,则放量长阳有望。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主力资金们截至目前似乎尚无抢关之意,反而依旧显露出较浓重的避险情绪,这从当前市场中主要投向风格上可见一斑。
首先从配置方式上看。记者在归纳各大保险机构最新的披露信息中了解到,固收类产品仍然是其主要的配置资产。某些保险公司固收类资产配置比例超过80%。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控制风险”正成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共识之一,低风险、稳健收益的投资需求越来越强烈。
公告显示,场内最新在募的平安大华保本混基在保本期内投资稳健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将不低于60%,保留的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的比例合计不低于资产净值的5%,投资风险资产占资产的比例则不高于40%。该基金拟任经理孙健指出,债券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今年CPI继续探底,7月份甚至跌回到“1”时代,债券慢牛氛围不改。“虽然债券市场走势面临欧债危机、国内需求下滑、经济增长放缓等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但CPI的逐步回落为央行一系列降息、降准等保增长政策的出台提供了较好环境。”
再从投资需求上看。数额庞大的资金踌躇于股市、楼市门口进退两难。此前,银监会已全面叫停了30天期以下短期理财产品,但大批游离资金的存在,令市场对短期理财的投资需求日益上升。供求矛盾中,基市在连推30天、14天等短线渠道品种后,更在近日爆出了更为短线的产品——证监会公开数据显示,国内首只运作周期仅为7天的超短期基金工银瑞信7天理财债基已正式获批。据悉,其业绩比较基准为七天通知存款税后利率,采取滚动运作、无缝对接模式。毫无悬念的是,其主要投向仍是债券回购、现金、央票等现金类投资工具以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及流动性,不过在杠杆使用方面却留出了巨大空间,其在银行间市场的正回购上限可达40%,远远高于货基20%的上限制约。
研判 五大不同凸显个股格局
“市场终于在连跌后出现周阳线,而且形成不错的止跌反弹组合,不过本波反弹之中闪现的五点不同,值得股民细心思考。”市场人士玉名指出,这或许决定了大家不能过分寄望于“指数飙升、千股同涨”的大行情局面。
首先最重要的时间节点,这决定了反弹周期的不同。自2011年以来,沪指历经4次跌幅逾10%、历时两个月以上的较大级别调整。回看这些大跌后,均有反弹,但只有出现于年初时的反弹力度最强,因为此时资金做行情欲望最强,参与的资金最大。相反类似于年中即8月至10月间,资金参与的欲望往往不强,反弹往往是场内资金自救,这点非常关键,因为本次反弹就呈现出来主力只求保持反弹时间,给予个股更多表演时间,而并非追求指数空间的情况。
其次,权重股出力不足,指数缺乏大空间。今年两波大的反弹中,权重股出力非常明显,尤其是券商和地产板块是最强势的,仅以上证50计算,年内最大涨幅也是接近20%。但5月之后,银行股、煤炭股、有色金属股等一批权重股明显领跌,这样指数空间就很小了。
第三,量能不足导致行情成色很差。年内2132点和2242点反弹时,量能都是快速放大到800至1000亿元的量能活跃水平线,随后还多次达到1400亿元之上。对比看如今,两市均只能放大到600亿元便止步不前了,显然主力不肯投入大量资金,而仅仅是维系局部的个股赚钱效应。
第四,消息面异动成为最大风险。市场经过连续消息面打压之后将变得非常谨慎。最后,就是热点板块内部分化明显导致缺乏领涨板块。与之前的几波反弹不同,本次反弹没有所谓的领头羊,从8月3日开始持续的热点就是超跌低价股,这与之前展示的强者恒强,主线为王的反弹模式明显不同。
综上,种种不同之中建议股民考虑细择个股战术。“弱势下跌格局中指数比个股重要,因为大量个股会因为指数持续下跌而被拖累出现急跌,在如今的反弹周期中,这些个股就恰恰会摇身变为大家选择的重点,跌幅越大的此时反弹动力越强。提示广大股民不要盲目追涨。”记者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