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屠光绍看来,本币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开放一定是相辅相成的,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将对流动性管理、保值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新的需求,要求市场加快对外开放。在此进程中,对投资人开放程度的匹配、股债市场开放程度的匹配、要素市场和期货市场开放程度的匹配等方面会提出很多要求。这将不断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
上海的金融创新与先行先试离不开人才。“这几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我们一定要在人才高地建设上下工夫,以更加宽广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上海发展。”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市长韩正在上海十次党代会上表达了对高端金融人才的渴望。
保险业上海“先行先试”
无论是即将揭开面纱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还是正在紧张筹建的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保险业都以当仁不让之势成为全国保险市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更是上海金融改革与创新浪潮的“排头兵”。
自2009年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签署部市合作备忘录,就保险业参与和促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做出总体安排后,上海保险业便迈开了“先行先试”的步伐,吹响了“金改”的集结号。
“两个中心”(保险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保险业管理和后援服务中心),“一个试验区”(保险资金运用试验区),“一个基地”(保险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是上海在勾勒金融改革蓝图时赋予保险业的战略定位。
数十款险种胎动
定位保险产品创新先行区
一个尚在襁褓中的保险产品,却每每能引起资本市场一阵躁动。
4月18日至20日这三个交易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这四只保险A股出现股价异动,平均涨幅超过了10%。
“这三日保险股逆势而动,主要是市场传出:监管层面在沪调研保险业期间提及,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有望年内出炉的消息。”上海某大型投行保险研究员透露说。
经本报从权威渠道处证实,监管在调研期间的确吹风如下:目前保监会已就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与财政部达成根本共识,力争年内在沪试点。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是上海建设保险产品创新先行区过程中的一个重头项目。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对投保人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因而能拉动个人购买养老险的需求,也是拉动内需的一个催化剂。
试点产品一旦推出并在全国推广,将直接带动保费增长驶入快车道,也因此被投行业视为影响保险股中长期走势的重要催化剂。这也是为何每每传出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有实质进展,保险股集体“起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