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成果称得上“原创”?
不同于当下不少人文社科评价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思勉原创奖”以学术成果的内在价值作为评判标准,率先树起了“原创”的大旗。
什么是原创?原创的标准如何界定?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认为,作为人文研究的目标,原创的实质志向是形成“具有学术积累意义”的研究成果,原创的意义在于承前启后。
许红珍告诉记者,在设计同行评审问卷时,如何准确描述“原创”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明确了从“提出新选题”到“形成新的研究范式”等几个层次。
张宪文认为,“原创性”的概念涵盖了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观念意识的创新和学术理论的创新等几个方面。对原创性的张扬,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急功近利、抄袭剽窃、学术水平低下等不良风气,进一步产出高水平的具有较大原创性的精品力作。
在终评现场,针对一部著作的原创性到底有多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以《美的历程》为公众所熟知的李泽厚,在首届思勉原创奖17部候选著作中独占两部,分别是《美学四讲》和《哲学纲要》。有85%的同行测评认为《美学四讲》是“所在研究领域中最杰出的成果”;而一位通讯评审专家则在书面意见中直言此书“不是首次出版,是旧作剪贴与修订”。
现场专家也并非众口好话。来自文学、史学两组的一些专家认为《美学四讲》的学术影响已在哲学之外,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阅读记忆至今无法抹去。有的哲学组专家则说,李泽厚在特定时代的影响是同代学者无法比拟的,但20多年后看来,其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最终《美学四讲》得到83.25的平均分,名列第七,未进前五。
田余庆所著《东晋门阀政治》则以超过92分的平均分排名第一,全票通过夺得首届思勉原创奖。百位同行学者中的知晓率为100%,其中58人阅读过全文。评审专家认为:“作者开创了政治史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对相当数量的中青年史学工作者形成了重要影响”,“本书对中国古代史研究具有示范作用,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臻于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