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十二五"开局:"经济指标"与"民生指标"并重

2012-03-01 10:36:37 来源:新华社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经济指标”与“民生指标”并重

——吉林省“十二五”良好开局惠及民生记事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财政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幅超30%……2011年,吉林省经济取得“十二五”良好开局,兼顾“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硕果,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农民收入增量、增速、增幅创历史之最,“暖房子”等一项项民生工程正在温暖千万民心。

收入之变: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在全国产粮状元县吉林省榆树市,农民赵福祥说,这几年收入一个劲儿蹿高,大伙的“来钱道儿”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他说:“村里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总收入能超过十万元。”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双双超过经济增速,得益于“富民工程”的加速推进,体现了吉林省“经济指标”与“民生指标”并重的发展理念。

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单产水平跃居全国第一,传统产粮大县的发展实力正在增强。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吉林产业结构单一,对汽车高度依赖。“近年来吉林省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国有经济比重偏高、重化工业比重偏大局面明显转变。”经济学专家、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说,“围绕粮食做文章,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2011年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成为工业经济重要支柱,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冉冉升起,逐步形成‘多点支撑’新格局。”

经历了“十一五”的一轮快速增长,2011年,虽然汽车产销增速明显下滑,但全省多项经济指标仍刷新历史纪录:地区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增速13.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620.1亿元、850.1亿元,分别增长34.3%和41.1%,增幅创分税制改革18年来最高水平;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5%,成为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吉林省于2010年8月提出“富民工程”,把富民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富民与发展相互促进。“挖掘农业本身增收潜力,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打造农民多元化增收新局面。”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说:“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十一年连增’,达到7510元,同比增长超20%,增量、增速、增幅均为历史之最,在全国领先。”

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万元,增长15.5%。“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和保障性收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说,职工工资增长计划、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养老金、失业金提高标准……一系列富民举措将贯穿于“十二五”发展始终。

生活之变:八成新增财力用于民生

刚刚经历了吉林省最冷的一个冬天,但长春市很多居民家里比以往冬天还要暖和。今年71岁的刘香芹家住长春市朝阳区电台街,说起“暖房子”工程滔滔不绝:“现在屋里暖和了,窗户不漏风了,室温能比以前高出三四度。从外面看,楼也更漂亮了,房子也增值了……”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秦福义说,2011年吉林省“暖房子”工程增量扩面,开始从地级城市向县(市)延伸。

2011年,吉林省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民生支出达到新增财力和总支出的80.7%、77.5%。“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超过3162万人次。”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洪慈说,“八路安居”实现从城镇到农村、矿区、林区、垦区全覆盖,48.11万户、150万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从原来的“六路安居”到如今的“八路安居”,吉林是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省份,从2006年开始,先后实施了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等“六路安居”工程,2011年又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扩展到“八路安居”。

长岭是吉林省有名的贫困县,不少农村土房成群、杂乱无章,经济落后。“原先我们这里多数是泥土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政府补助4000元,加上包保单位扶持,一家至少能得到1.2万元。如今家家都住上了彩钢瓦、塑钢窗的新房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长岭县前七号镇西十一号村农民李喜高兴地说。

吉林省还关心困难群体生活。2011年,探索“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和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的“三帮扶”活动,筹措各类帮扶资金4.5亿多元,组织动员30万名党员干部、党员技术人员、党员志愿者与低保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困难党员专项资金1.2亿元,转化薄弱基层党组织561个,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理念之变: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从2010年的“八项”民生实事,到2011年的“十项”民生实事,再到2012年的“十二项”民生实事,吉林省政府每年都在人代会上郑重承诺,接受代表的审议和全省人民的监督。吉林省委在2010年底作出承诺:“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折射出“十二五”新的发展理念。

一种“发展型”民生理念开始融入吉林发展的血液,力求实现经济与民生“互促互动”的良性循环。吉林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王志勇说,每年4月份,他们都会组织全省的慈善机构开展“慈善助春耕”活动,为农村困难户送去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户均资助标准300元。“从2005年开始,全省已累计投入善款资助春耕1500多万元,帮助近5万户农民解决了春耕生产难题。”他说:“这就是一种发展型的民生,对农业生产有直接推动作用。”

民生情怀日渐浓厚,民生工作机制也渐趋成熟。长春市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和干部为主体,以服务民生工作站为依托,以整合利用资源为手段,以服务民生工作为重点,探索出一整套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目前已在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159个服务民生工作总站,在居民楼院、商务楼宇、集贸市场等建立6472个服务民生工作站,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服务民生工作的有机统一。

记者了解到,今年吉林省将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把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落实到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计划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35.38万套;“暖房子”新增供热能力6000平方米……

来源:新华社 编辑:邓京荆

精彩热图

撒哈拉沙漠奇景“羊上树”

“婴儿瑜伽”震惊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