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四国孔子学院 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

2012-03-01 10:10:00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汉语师资、教材以及教学理念和方法等亟待突破瓶颈

孔子学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快速增长的国际汉语教学需求,对于孔子学院来说,蕴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可忽视,在汉语师资、教材以及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方面亟待突破瓶颈、进一步创新。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一所小学,记者看到,由于学习汉语的学生太多,不少学生的教材都是复印的。这几年,孔子学院总部花大力气解决教材问题,一面积极支持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一面着力抓汉语教材和文化读物的编写与开发。

迄今,已有45个语种对照的核心教材出版,向国外配送和销售的教材图书也超过了1200万册,国外4万多所大中小学校的500多万名学生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孔子学院总部的统编教材。尽管如此,适应各国文化背景和不同层次需要的教材依旧缺乏。而且,汉语教材海外发行渠道不畅,尚难进入外国主流销售市场。

“从长远看,师资本土化也必须提上日程。”许琳表示。孔子学院总部专门设立了奖学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累计为80多个国家培训了汉语教师10万人次。

孔子学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多人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指出,中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国情差异较大,一些人对于在美国推广汉语教学、建设孔子学院仍抱有疑虑。另外,经费投入不足等也与美国汉语学习需求快速增长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展。中美双方应高度重视并利用好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的作用,做好、做实现有合作项目。同时,要进一步挖掘院校和文化机构的合作积极性和潜力,大力开展双向人员交流。

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宫小生说,孔子学院绝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汉语教学,跟我们开展汉语教学合作的国家和学校都有开展其他交流与合作的强烈愿望。孔子学院应当突破现有发展模式,针对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走出不同的模式来。只有把学习汉语的兴趣与专业结合起来的学生,才可能一直坚持学习下去,而且对中国才会了解得更多、更深入。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王开文建议,在吉尔吉斯斯坦,美国、土耳其和俄罗斯都已有一所大学,唯独中国没有,应尽快建立一所中国大学。

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田小刚说,孔子学院应该是同英中高等教育全面合作的一个接口、一个平台,首先应在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上逐渐向本土化、主流化过渡,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一支专职的汉语教师队伍。

事实上,孔子学院总部已经制定了未来10年孔子学院的发展规划,拟着力引导孔子学院向4种类型发展。一是针对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的状况,绝大部分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全程提供从零起点到攻读学位的课程,成为所在国的汉语教学中心、本土师资培训中心、师资质量权威认证中心和考试认证中心;二是支持一批世界知名大学的孔子学院,开展高级汉语教学,培养新一代汉学家和本土汉语教师;三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帮助学生既掌握汉语又掌握谋生本领;四是根据所在国家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特殊需求,兴办以中医、武术、烹饪、艺术、旅游教学为主要特色的孔子学院。

在国外许多汉语学习者看来,学习汉语就是为了未来。孔子学院正在为未来播撒下一颗颗文化交流的种子,这些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孔子 学院 国家汉办 文化读物 中国大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撒哈拉沙漠奇景“羊上树”

“婴儿瑜伽”震惊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