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开幕

西班牙的Sangit Prats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汉平原皮影戏》第四代传人刘年华学习皮影戏,他们手中拿的皮影已经有200多年历史。

永康石桥头村“九狮图”,起源于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喜庆活动,距今已有300年历史,9只狮子和1个彩球由幕后的11名女子通过38条20多米长的纤绳“遥控指挥”,难度比木偶戏、皮影戏要高得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锡精微绣,传承人赵红育制作的“击鞠图”,完成这幅刺绣需要一年的时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醒狮,南海黄飞鸿狮团表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陈醋酿制技艺,传承人山东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俊陆(右)为大家展示老陈醋。
2012年2月5日,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开幕。此次展览以首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主,并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选取在非遗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约上百个项目参展,邀请近17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展出珍贵实物近2000件。这是迄今为止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规模最大、展示门类最为齐全、技艺最为精湛、作品最为丰富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展示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