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文峰塔。宁波 摄
黄知府改名塑文风
文峰塔坐落在天宁寺中,本是寺里的一座普通宗教建筑,但奇特的形状为它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注定会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
据《彰德府志》记载,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当时其名并不是文峰塔,只是以寺名冠之,官方与民间都称之为“天宁寺塔”。那时的天宁寺不算大,香火也并不旺,这座怪塔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倒也不足为奇。朝代更替,五代、宋、元、明,说话间就过了七八百年,期间寺庙和塔小修小补不断,既有官府出资修缮,也有民间百姓集资维护。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天宁寺才有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修缮。当时天下太平、经济繁荣,一副盛世景象,彰德府库银充盈,时任知府的黄邦宁就打算重新修缮天宁寺。
既然想着重修天宁寺,黄知府闲来无事就会在天宁寺附近溜达。一日清晨,他来到寺边的西营坑前。当时坑中还有一架石桥,太阳刚刚升起,天宁寺塔映出一道影子,恰恰就落在这石桥之上,宛若一支毛笔搭在桥上,而这石桥好像成了一个天然的笔架。此景此情,亦真亦幻,让这位官府老爷兴奋不已,自认为上天眷顾,彰德府要出状元了,也更坚定了黄知府重修天宁寺的决心。乾隆三十六年,在黄邦宁的主持下,天宁寺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如今,我们从当年留下的“重修古天宁寺图碑”上看,当时的天宁寺规模是今天的3倍。
前前后后将近两年时间,天宁寺才算扩建完毕。新增了若干大殿佛堂,寺内的花草树木也整饬一新,那座怪塔从内到外被修缮了一番,整个工程赢得了彰德府百姓的广泛赞誉,功劳簿上黄知府自然是把自己的心血重重地写了一笔。
如今我们都习惯称天宁寺塔为文峰塔,这跟知府黄邦宁也是分不开的。天宁寺扩建完工后,黄邦宁站在塔里的平台上,遥望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突然想起塔影宛若毛笔的事,总觉得这是个吉兆。同时,他还认为塔应该代表古城安阳的文化高峰,从塔里走出后就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 。
古城安阳在历史上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但是到清朝时文风渐衰。黄邦宁知府一心想借助于文峰塔的风水,重塑安阳文风,也希望多出才子文人。知府既有此意,官衙中人遂开始使用文峰塔之名。久而久之,安阳人就把文峰塔叫开了,很少有人再叫天宁寺塔。衙中人便心领神会,遂开始使用“文峰塔”之名。久而久之,安阳人就把文峰塔叫开了。据说黄邦宁当时书写此匾时是想借助文峰塔的风水,希望多出才子文人,多造状元郎。塔名的更改虽说没能造就出状元郎,可对提升当地的文化品位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后来常有长辈带着后生来到文峰塔前,谆谆教导一番,说一通学而优则仕的大道理。
“现在的寺院基本上是新修的。除了文峰塔、照壁、塔边的石碑、弥陀龛和大雄宝殿下的台基是当年留下的珍品,其他都是近几年重修的。以前这里是一所中学,2001年安阳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时,学校整体搬迁到城外,在开通文峰大道的同时,有关方面才决定重修寺院。”“寺院里重修的建筑都是在专家严格考证后施工的,我们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寺院的原貌。但是由于现在的寺院规模不足原来的1/3,一些建筑也不能重建了。”
1947年正月间,曾发生了一场惨不忍睹的悲剧。当时登塔游玩的人太多了,寺院也没有做好防范工作。塔里的人下不来,塔外的人想进去,里里外外乱成了一锅粥。慌乱之间又有人煽风点火,说塔上有鬼,于是大家一门心思逃生,纷纷奔向塔门。文峰塔第一层有16个台阶,高度却达到7米,平均一个台阶将近半米高,平时慢慢上下都困难,何况此时前挤后拥,一瞬间就有人被压在了底下,随后的人一连串倒了下去,摞成了高高的人堆。这场悲剧共导致17人死亡,据说还有一名是孕妇,踩踏事件成为文峰塔历史上永远的痛。从那以后,寺院立下了规矩,凡是逢年过节或免费向公众开放时,文峰塔就不再允许游客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