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新闻媒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
横穿中国72小时(新春走基层·听真话 写实情)
2013-01-30 15:21: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现在卧铺一个乘务员要负责两个车厢,硬座要负责一个车厢,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觉得忙不过来。”列车员徐玉红说:“好在这趟车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乘客大都很好相处,也很理解我们的难处。”

“一个列车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这趟车从绿皮车到空调车,可能将来还要变动车,但让乘客满意的标准是不变的。”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连乌车队党总支书记孙勇说。

临近午夜,车上的乘客已熄灯休息,车厢里终于安静下来。车窗外,银白的月光下被大雪覆盖的戈壁滩显得更加静谧,列车的轰鸣声回荡在西北辽阔的大地上。再过12个小时,K1351次就将到达它的终点站,乌鲁木齐。

贸易经理虎健

货物滞留时间长,盼增加运力、沟通渠道

1月26日,10时。

天空刚刚开始放亮,从乌鲁木齐发出的5801次列车经过10个小时的行驶,马上就要到达终点站,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最后一站——阿拉山口。

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1990年,北疆铁路的开通成为这块土地脱胎换骨的开始。今天,阿拉山口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在中哈边境上,每天约有近30辆货运列车在这里换装、检疫、报关,贸易的发展让这个生存条件恶劣的边境小城的人气逐渐旺了起来。

两年前,24岁的张哓东离开东北老家,乘火车来到阿拉山口,成为海关监管科的一名科员。“还没来的时候以为这是个很荒凉的地方,来了之后觉得这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2012年,张哓东的女朋友跟随着他来到阿拉山口,两个年轻人把家安在了祖国的边疆。

“北疆铁路进出口运量从开始的100多万吨到去年突破1650万吨,阿拉山口在新亚欧大陆桥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乌鲁木齐铁路局阿拉山口站副站长萧蔚说,“这几年,阿拉山口变化快,火车站也一直在改建扩容。”

不过,这与日益增长的边境贸易需求相比依然是不适应的。“去年我们的货物有100多天是滞留在阿拉山口口岸的,这一方面与铁路的承载量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与亚欧大陆桥涉及多国利益协调,沟通渠道不畅有关。希望国家能加大对陆路口岸的支持力度,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新疆八钢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阿拉山口分公司经理虎健说。

新亚欧大陆桥是欧亚大陆的“金腰带”,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在天山脚下走出了一条贸易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虽然已听不到商旅的驼铃声,但一条用铁轨铺成的商贸之路却在讲述着一个个新的边疆传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谁是最美基层法官
为民之美、公正之美、清廉之美、奉献之美,谁是美基层法官>> 详细

各地新闻
日前,浙江金华国土资源局婺城分局下属的一名土管所长上班时间与一女人露骨聊天被曝光后,引起公众热议。根据《金华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题暂行办法》的规定,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决定给予张某免职处理;国土局纪委同时对此事立案调查。>> 详细
点击排行
  习近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视察空军机关指挥楼 内景曝光(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