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个关键环节,发展冶金循环经济,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提高资源产出率。把淘汰落后、提高准入门槛和控制总量相结合。“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淘汰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电炉、铁合金、金属镁冶炼企业和落后的竖窑煅烧工艺,对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用能的冶金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停业或者关闭。建立铁素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固废及废酸、废油循环链。着力推进,延伸加工,提高装备水平,实施清洁生产,降低物耗,重视环境保护。采用“增环补链”技术,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行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记者:“十二五”时期,山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近几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但我省城镇化进程中重建设而轻发展,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尚未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请您谈谈我省如何加快循环型社会体系建设,实现城镇化战略。
赵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城镇化加速期。加快城镇化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行动,是山西“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的新的目标点。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十二五”时期,山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全循环、抓集约,着力推进市域城镇化。要准确把握城镇化演进规律,以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三规合一”为引领,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始终,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实现区域经济集约、高效、协调发展。构筑城镇组群间循环共生网络。山西将以组群发展的理念,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着力促进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良性互促互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循环。各组群要将自身纳入全域循环体系,以提高社会总效率为导向,以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优势为基础,以合理布局区域内企业、园区为承载,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关联度,形成区域大循环局面,推进城镇化走集约之路。统筹建设循环经济基础设施。着眼功能的集聚和完善,统筹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袁纯清书记的要求,切实要提高对推进我省城镇化重要性的认识,总结我省城镇化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构建以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分类回收为主的静脉产业体系,建设废旧电子回收、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开发“城市矿山”,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建设以污水、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为主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建设以供水、供热、交通系统为主的循环型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升城镇质量与品位。建设以政府主导、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绿色消费体系,提高城镇化基础设施发展标准及配套率,创建宜居城镇。加快循环型社会体系建设,实现城镇化战略。
记者: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公共产品性质。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着力强化规划引导、园区承载、项目带动、政策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请您谈谈我省需要采取何种相关推进措施,推动全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
赵义: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公共产品性质。为此,从我省实际出发,为加快推动全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需要发挥制度的约束力量,提高循环经济的组织管理水平,加强循环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动态监督,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评价考核制度、能效认证制度、统计监测制度、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环境容量管制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引导和约束企业及其它经济主体改变原有的开发方式和行为模式。围绕转型,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现有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循环经济统计试点省、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试点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煤矸石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相关资金、项目核准和政策支持,增强我省转型发展动力。创新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加快推进资源加工、静脉产业、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等产业发展,尤其是在我省城镇化发展、太原都市圈建设的过程中,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促进融合与互动,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探索建立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以煤炭资源及其附属产品的开采、加工、高效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煤矸石、粉煤灰、焦炉煤气和煤焦油等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城镇化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成果。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加大节能减排技术转化力度。加大干熄焦、变频节电、TRT压差发电、地源热泵、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等节能减排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力度。要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编制及项目建设,在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将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准入的重要门槛。增设“循环经济方案专篇”;建立健全节能评估机制,从源头上尽可能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为推进我省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应进一步理顺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调控机制,包括税收、信贷收费政策,使我省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包含其生态成本。把太原西山地区列为循环经济试验区试点。
来源:山西新闻网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