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楼市成交环比降七成
“卖得不好,没几个人,一天卖不上一套。”7日,记者来到长春市某楼盘,销售经理愁眉苦脸地说。据了解,“十一”黄金周长春楼市开局低迷,成交环比降七成。
这个黄金周本来有不少开发商准备大干一场,仅9月30日长春就有12个项目领取销售许可证,可售面积较上一周陡增90万平方米,占全年累计可售面积的13%,怎料消费者并不买账,各售楼处看房者寥寥。据长春市房地产业信息网数据,10月1日至6日,长春房屋成交面积47674万平方米,成交套数469套,环比分别下降71%和70%。
另外,记者走访太原几个楼盘发现,消费者问多买少,大多持观望态度。
从8月份开始,太原楼市就已出现涨幅回落。太原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8月份太原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价格持平,涨幅较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然而,不管是小幅回落,还是国庆期间看似优惠的促销活动,都没能让消费者由心动变为行动。记者在太原市多家售楼处看到,陆续有不少消费者前来询问,但他们仍觉得房价过高,优惠活动让利不多,还将继续观望。
开发商“硬抗”或近尾声
“十一”长假期间,国内各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投颇为清淡。有的城市个别住宅类新建项目,出现较大幅度价格跳水。就目前普遍市况而言,虽未看到整体房价有较大跌幅,但种种迹象显示,眼下开发商与市场的深度博弈或临近尾声。
支持开发商们再坚持一下的原因或有两点:一是2007年房地产严厉调控,2008年因全球金融危机为保增长房地产调控急速转向,2009年楼市“V形”反转,经历过此番有惊无险历练的开发商,对房地产政策调控形成了较强的“抗打击能力”,他们内心或仍期盼着再坚持一下“难关”就会过去;二是2009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令不少开发商改变了市场预期,高价拿地竞争愈演愈烈。这批2009年、2010年高价拿地的项目现已进入销售期,当初过高的地价或使得开发商刚性成本居高不下,大幅降价意味着无利可图。
客观地说,本轮房地产调控能否最终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持续性以及执行贯彻力度。以目前情形看,开发商的高资产负债率、市场销售清淡、融资无望致使资金链紧绷,这三项“短板”或使开发商们“硬抗”的筹码不多了。
近日,有媒体称,某大型民企开发商老总放话,未来不排除一次性降价“清盘”的可能。这或许是房地产开发商考虑摆脱困境的选项之一。不少房产中介公司也深感市场的流动性大不如前。有房地产中介机构业务员表示,以往一套二手房只要价格适中,从挂牌到成交要不了多长时间。现在,不少购房者贷款无门,缺乏银行贷款支持,一般人一次性付全款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可以说,本轮房地产调控一大特点就是在流动性缺乏的市况下,资产转换的便捷程度大为下降。正因为这个原因,原本将房产投资作为对冲货币贬值风险最佳投资标的的投资者心存忌惮。众多楼市投资购买力的退出观望,是市场交投清淡的原因之一。
对于开发商来说,房价降不降是一个令人备感纠结的问题。从以往的市场经验看,房地产向来有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偏好,一些开发商担心,一旦小幅降价会加重人们看跌后市的预期,更不愿意出手购房了。若大幅降价,会令以前买房业主不满,可能引发部分业主要求退房(如购买期房的业主),索要预付房款。当市场交投持续清淡,调控政策松动无望,开发商资金成本日益加重之时,或有开发商会痛下决心,一次性降价到位,一了百了。当降价个案越来越多之时,整体房价很有可能会下一个台阶。(孟坚)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