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京沪穗高校毕业生更务实 将目光投向二三线城市
2011-04-07 07:44:33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事业的诱惑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毕业生杜文钊选择了和女朋友一起去陕西西安的西电集团就业。尽管岗位并不完全对口,但相较北京的工作机会,他还是觉得很满意。

“找工作之初,我的期望有两个:一是去单位的核心业务部门,二是要有一个大的舞台。”与他同专业的11个人中,有一部分选择留在北京,但是工作大都并不理想。他表示,北京的工作机会明显性价比不高。同样的岗位,北京的单位在条件上要求就会更多,甚至有不少岗位直接写明了只要“海归”。

“这几年北京限制户口,留在北京相当困难。”他很是无奈,“相比于二、三线城市的求贤若渴,"北上广"招聘单位的态度简直可以称得上"傲慢"。

相比之下,西安的企业给了很优厚的待遇:安家费4000元,一居室的中转房,还承诺了培训和其他机会。当初父母并不支持他的决定,更希望他留在北京。但他认为,与其选择北京一份并不理想的工作,不如去外地谋求更大的发展。“对我而言,北京这个城市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他反问。他的导师给了他信心:“如果说做"鸡头"的发展更好,你何必执着于当"凤尾"呢?”

面临同样两难选择的还有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曲天良。他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到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做研究,缘于在美国的交流经历带来的思考。“美国那边的毕业生并没有像我们这样非要去大城市就业。尽管当前中国各个地方存在差距,可中国发展这么快,二三十年后,各地差距不会太大。我们的眼光应该放长远点!”

在曲天良看来,“北上广”的机会大多集中在金融、信息产业等专业领域,对很多理工科毕业生来说,本专业的核心单位、机构可能在武汉、西安、苏州等二线城市,要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发展,眼界还是要放开。 (杨宁 姜泓冰 贺林平 刘源浩 肖思圆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段若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镜头] 68岁的黄耀军是广东省增城市小楼镇江坳村的低保户,镇上安排他在当地一家旅游公司看大门,月收入800多元,加上政府每月给他发放的低保400多元,日子还算过得去。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详细
点击排行
  卫生部、权威专家回应网传“阴性艾滋病”疑云
中新互免签证协定17日生效 赴新加坡30天内免签证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