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度的数量和户籍限定让北京民众尤其是非京籍民众产生了提前购车的强烈需求,而经销商也希望通过增加用户保有量,为来年比拼售后市场而把基础打牢些,双方无奈之下一拍即合,进而铤而走险上演最后的疯狂。
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目前已成历史,但这或许还只是管中窥豹。暂且不论是否真有必要对一个市场做出这么大力度管控,笔者只是认为,限购政策应该瞻前顾后,避免一些南辕北辙的状况发生。
首先是“瞻前”,从去年10月开始北京就弥漫着限购的传言,恐慌性购买成为了第四季度的主旋律。限购消息从何而来?显然是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征求了多方意见,这是值得称道的。但这个周期的过长和力度之大也让机动车数量激增,一周3万的销量已经高于明年限购之后一个月的指标,这明显与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是“顾后”,政策出台后,部分经销商竟马上找到“下策”,篡改发票的行为折射出监督上存在问题。虽然目前国税局已经全面监控了各4S店的发票开具和使用情况,但政策刚施行就有暗箱操作的现象出现,还如何保证摇号的公信力?日前,坊间传出某车企正与相关部门接洽,申请开个摇号后门,不知道相关部门如何应对。无论如何,确保公信力才是根本。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