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说:1934年,日本人把从北京到天津的长城以南地区强行规定为非军事区,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一场民族悲剧降临中国,这一年叶笃正18岁。
主持人:叶老,应该说您念书的时候,是1930年进的南开中学,那么1931年九?一八就爆发了。有意思的是,其实您的中学和大学一直是在这个战火纷飞,国家非常动荡的年代去完成的。但一个人,他的中学和大学,也是他人生观形成的最关键的阶段。那么您觉得,一个人在这样战争背景下的读书,和在和平年代的话,他的人生观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叶笃正:南开中学理科都很好,所以培养了我理科的兴趣,我要念科学,将来我一定要把科学搞好。但另一点的话,就是当时我特别感觉到,中国人实在是被人欺负得太厉害了。有个海光寺,我不晓得你们知道不知道,就是海光寺,它是个日本兵营,这个日本兵营,他把中国人,给他搞炮台什么的,之后就把这些人都杀死了。我就感觉到,多少个脚踩着我,踩着我,我透不过气来。
解 说: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那时即将中学毕业的叶笃正采取了一次出人意料的抗日行动。
主持人:我听说有一次,。您差点儿被张伯苓校长开除了是吗?
叶笃正:张伯苓他很支持学校的爱国,很支持抗日,但是他不让你出去。
主持人:这是为什么?这好像有点儿矛盾?
叶笃正:你出去之后,你们会解决什么问题呢?你被打了,被抓了之后,先会是学校的问题,学校还得去找你们去,还得去救你们。所以有那一次,我就跟着大家,他不让我们出去,我们就给他请愿了。请愿的话,大家都一起跟着,说是到张伯苓,到校长那儿去。后来一个人一个人都走了,就剩我一个了,我去了。
主持人:那你进去之前,就没想到后果吗?
叶笃正:我没有想,当时根本没有想,不想到后果什么的。
主持人:那他有没有问,那些人呢?
叶笃正:不知道。我说大家都说来,我就来了。所以他那一次特别气。
主持人:他当时跟您说了些什么呢?
叶笃正:他说,我们都为你好怎么怎么,你们就是这样子,结果破坏他的想法,结果反而不好。就这样子,他要开除我。
主持人:叶老,我觉得您特别有意思,就是很多人都说您个性也比较内向,可是从刚才,您看您路见不平,被关到警察署,然后包括同学都走了,就你一个人跑进去了,那当时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会有这个勇气,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呢?
叶笃正:我没有想,我确实没想。
主持人:那现在回过头来……
叶笃正:我感觉到,我应该做,这件事我应该做。
主持人:你就要去做。
叶笃正:我就去做,至于后果,我当时做的时候,都没想到。我有很多次,很多时候,就是我老伴儿老说,“你想想,不去别去。”她老说我,我觉得应该做我就做。
解 说:1935年, “一二?九”运动爆发,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叶笃正,很快加入了这场运动,两年后,他回到学校,在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来到美国,师从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叶笃正:如果有人问我,“你在芝加哥大学,你学到了什么东西”?我说不出来,我确实说不出来。但是,影响我的是什么呢?是我跟我的老师对话。
主持人:您的对话是指讨论吗?
叶笃正:讨论,我是经常跟他讨论。
主持人:那您说这个讨论,我倒首先想问您这么一种现象。就是在中国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说是在国外,老师讲,学生会经常打断老师,提出质疑。
叶笃正:我可以说就是在他们美国那种教学方式上成长的。
主持人:受益的。
叶笃正:我最得益的地方,我就得到了他的治学的精神。他跟我说一句话,他说“facts are all the 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一切的都从实际出发,我总感觉到他那种治学的办法,他往前看,他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这么一个具体的问题。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看,现在大气,过去都是物理的现象,他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他就写了一个东西,关于化学方面的东西,要想到化学对大气的影响,那时候根本没这个问题,他想到这个。现在的话,五十年过去了,现在化学问题在大气里头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所以他总是往前看。要没有Rossby,老是看的面那么广,不是局限于一个当前的看到的,抓的东西就是它,这样子话呢,我可能做起工作来就缩,不是这样子扩,是缩,就缩到里头来看,总是在这里头想。我现在的话,我现在看的东西是扩,不是缩,不是局限在这里头,是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