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阳江市政府代表在广州介绍了“南海I号”沉船遗址科学考察情况。
阳江市副市长陈芝岳介绍,在2007年12月“南海I号”成功整体打捞出水面之前,2002年3月—6月,水下考古队在两次对沉船进行详细的勘查探摸中,打捞出了6000多件珍贵的古代文物,当中完好无损的就有4000多件,并成功探测沉船的整体大小。2009年8月至9月在“南海I号”首次室内试发掘中出水了247件文物,此外考古人员还对舱位的文物分布有了清楚的了解并挖掘出了保存完整的船舷和上甲板,还成功绘制了穿的立体的三维图,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2010年8月研讨的新发掘保护方案已报送国家文物局,正在待审批中。
陈芝岳表示,阳江市今后将着力把“南海I号”打造成国际性文化品牌,并且“南海I号”发掘与保护的新方案待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将尽快向公众揭开其真容。 “南海I号”所在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努力以“文物保护、协调环境、旅游开发”为出发点,以保护文物为核心,以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为原则,以“藏以文化底蕴,寓以时代意念,融以自然神韵”为目标,把海丝馆打造成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学的研究与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实习记者-何明璋)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