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吴为中国日报读者写下自己的诉求
|
中国日报网消息:备受关注的国内艾滋病就业歧视第一案将于本周三在安庆市迎江区法院开庭。
2010年5月,安徽省应届生小吴(化名)参加了安庆市教育局组织的安庆市市直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并于5月19日参加了笔试,并顺利通过了随后的面试,入围了体检名单。 7月12日,小吴在安庆市教育局的安排下到安庆市市立医院参加了入职体检,根据安庆市人社局和教育局发布的《2010年安庆市直学校公开招聘教师公告》,该体检将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体检过后,小吴被教育局告知其体检结果有问题,需要进行“梅毒、丙肝、艾滋病”复检。小吴称,8月15日,复检之后,安庆市教育局告知他,因其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体检不合格,决定不予录用,并出具了加盖“安庆市教育局”公章的《告知书》。经查阅相关文件,小吴发现,原国家人事部和卫生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第十八条规定:“艾滋病,不合格”,《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规定:“HIV感染的诊断一经确定,即作体检不合格结论”。然而,小吴也意识到,自己报考的是教师,并非公务员。不久,小吴在多方寻求帮助却担心隐私受到侵犯之后,找到了北京益仁平反歧视公益机构,并在此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和该中心的于方强律师保持了频繁的联系。安庆市迎江区法院于今年8月30日受理了这起案件。
“最初和他联系的那段时间小吴情绪波动很大”,于方强告诉记者,“我每天都和他保持至少半个小时的通话,叮嘱他注意身体,保持乐观的情绪。他那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这件案子能不能胜诉,他特别在乎这个工作”。
在案件立案后的一个月里,许多家媒体一度频繁联系小吴希望采访。曾有一家安徽媒体因为拍照不谨慎而让小吴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威胁,并极度抗拒媒体采访。
“全国其实有很多人和小吴境遇相似”,于方强介绍说,“但艾滋病就业歧视问题一旦诉诸法律,当事人的隐私就很容易被泄露出去,这对他们未来生活造成的影响是常人不可想象的。所以小吴能这样做,真的很不容易。”
立案之后,小吴也曾出现过很大的情绪波动,甚至一度后悔诉诸法律,担心被周围人知道感染艾滋。
“这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小吴说,“这样的事情,很容易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一想到我可能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八卦料,我就简直不敢再往下想。”
案件本周三即将开庭审理,小吴的代理律师分别是来自安徽的郑继能律师和北京的李方平律师,他之前曾代理过2006年的天津乙肝歧视案。这两位律师已于本周二上午到达安庆,为案件做最后的准备。
两位律师都是免费为小吴打官司。
李方平律师认为,这件官司胜算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我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除了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之外,其余工作单位一律不允许歧视传染病携带者就业。教育局以艾滋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小吴的工作,是对这项法律法规的公然挑战。”他说。
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两位律师向法院申请了此案不公开审理。
小吴现在安庆当地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每个月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他是在教育局拒绝录用他以后,才找到了这份工作。
他表示,尽管他之前并不认为这是他毕业后最理想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让他能忙起来,不至于每天想着自己身患艾滋病这件事。
小吴的律师告诉记者,在这起案件中,他的诉求很简单,即教育局重新考虑录用他。
“其实我一开始没打算真的告上法庭的,”小吴说,“教育局这样做本来就是错的。我本想提起诉讼,这样他们就能重新考虑录用我了。”
但安庆教育局并不这么觉得。教育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不会改变不予录用的决定的。
“你觉得你会把自己家小孩放在身患艾滋病的老师手上吗?”他说。
教育局方面表示,在这起案件开庭之前,他们不会对媒体做任何表态。
在案件开庭的前一天,小吴说,他现在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为这个工作而起诉了。他希望这起案件的审理结果,能够给许许多多和他处境相似的人带来福音。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也拒绝了许多采访。被公众所知道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即便这次不公开审理,小吴说,他还是很担心自己所有的个人信息被暴露的那一刻。
开庭这天,小吴不会出庭,由代理律师出庭,而他还是会正常工作。 “但我觉得我还是有比较大的把握赢得自己应有的权利,“他说。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