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一则通知引起轩然大波。通知称,学校拟清退超学时的研究生,身处拟清退范围内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307人。这一“超时淘汰”的手段能否提高研究生的质量,能发挥多大作用,引起了各方关注。
向混文凭说“不”
华中科大研究生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学校每年都要对进入第四学年的硕士研究生和进入第六学年的博士研究生进行学业提醒,书面通知学生所在院系及导师,要求导师及院系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业。
他说,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规定,硕士生最长不超过4年,博士生最长不超过8年……经中期考核,学业未达到学校要求或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退学。
据了解,此次拟清退的307名硕士生、博士生,都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仍未完成学业的。拟清退的博士生中有自筹、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等多类学生,其中定向和委培的占73%。拟清退的硕士生中50%是定向、委托培养学生。
“这并不是个新鲜的做法。目的在于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提高办学质量。”这位负责人表示,从2007年--2009年,学校每年都有研究生被依规清退,包括超过最长学习年限而没有完成学业的,没有按期注册的、中期学业考核不合格的等等。清退超学时的研究生,华中科大并不是第一家,国内其他院校多年来也依规清退学生。只不过今年华中科大将名单挂到网上,让更多的同学容易看到,能够互相转告,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他说,不满此次拟清退处理的学生可以依规申诉,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将进行调查并按程序处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今,清退超学习年限的研究生早已不是个例。200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按规定一次性清退9名“超学时”博士生。按照学校规定,全日制博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3年-8年;硕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2年-5年。当时这9名博士生均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博士学习超过6年,硕士学习超过4年的,学校将书面通知本人,要求当年底必须完成学业。仍然完成不了的,校方将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采取人性化处理方式,不会一刀切全部清退。这位负责人说,每年学校也要清退一批不符合规定的研究生,但都是在经过沟通,在没有任何补救措施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据记者了解,华中科大此次拟清退的人数不算少,但与该校研究生总数相比,比例并不高。尽管如此,清退举措在学校新生中引发了震动。博士新生小邓称,导师在见面会上已将此事告知,“这是一个教训,读书当然得下工夫。”
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硕士新生刘莉说,清退超年限的硕士、博士生,是个很好的淘汰机制,对在校研究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能够督促我们尽早确立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珍惜求学时光,在较短的学习年限里,集中精力做好科研,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术道路十分艰辛,做好学问更不容易。”华中科大电子系教授江建军告诉记者,在当前学术精神普遍退步的现实面前,学校采取此种举措,加强教育规范,有望遏制学术精神退步的苗头。
“超学时”只是表面现象
在一项8300余名网友参与的“关于华中科大清退研究生”的网络调查中,近七成网友力挺校方此举。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淘汰制,否则没法提高质量”。还有23.7%的网友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可以更加灵活点,学校不必太过于苛求学制”。
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谭术魁教授表示,清退超年限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硕士和博士教学的质量,也是教育公平的需要。他说,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有相应的要求,但很多学生在选择深造时带有较强的功利性,或者对达到高等教育要求的难度估计不足,求学过程无法达到校方要求。清退这些不适合继续深造的学生,能够有效保证学校毕业学生的质量,对那些盲目参与硕士和博士学习的学生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同时,这些被清退的学生占用了学校的招生指标,享受着学校的教学资源,分散着教师的精力,客观上造成了对那些适合高等教育却无法入学的学生的不公。
“现在,国内高校超过50万的研究生规模,比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还要多,到底有没有这么多导师来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教授表示,近年来,伴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对研究生质量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此前有媒体报道说,在我国高校,一个导师要带40多个研究生,这如何保证学生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无从谈起。他说,要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不能仅拿“超学时”说事,更应该关注研究生招生泛滥所导致的教学质量、生源质量下降等“源头”问题。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罗教讲教授说,培养人才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超学时”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清退与提高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关键在于高校教学体制上需要改变。现在硕士、博士生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凭导师良心来教育学生,导师完全可以放羊,甚至一年跟导师见不上面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导师委员会,大家投票,情况就不一样了。
来源:新华网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