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有话说
想法很好 质疑不少
质疑1:“肚子”下的车辆驾驶员如何解决视线被挡的问题?
宋有洲:快巴底层两侧是镂空的,且有照明灯,即使在下层行驶,也不会影响司机视线。
质疑2:成都十字路口多、高架桥多,“立体快巴”如何解决弯道问题,如何上高架桥?
宋有洲:“立体快巴”与小轿车同步行驶时,一旦遇到路口、转弯,快巴身上的红灯会亮,小车先停十几秒,让快巴先转过再走。转弯时,会把速度减至每小时10到15公里;上高架桥则可改用胶轮胎爬坡,胶轮可以用导轨。
质疑3:如何确保安全?
宋有洲:“立体快巴”有“掐轨道刹车”和“卡轨道刹车”等方式可以让快巴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刹车。车内设置了雷达扫描系统,如果小车跑偏,离大巴的“腿”太近了,警示灯就会自动闪亮。
质疑4:如果立交桥、人行天桥高度低于4.5米,“立体快巴”如何通过?
宋有洲:可以将地面挖低改造,成本也不会很高,比地铁挖隧道的成本要低得多。
最大的疑点
称将进行试点的地方都“不知情”
此前有媒体就“门头沟将首先试点”一事采访了北京市运输管理局和北京交通管理委员会,但两部门均称“不知情”。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交通局回应“不知道,应该没有。”
另一家媒体则报道,宋有洲表示已经和安徽芜湖接洽妥当,芜湖正在筹款引进该项目。对此,芜湖市政府和芜湖交通局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从未听说”。
同时,南车集团也未证实或表态“正在对‘立体快巴’进行制造生产”。而对这些信息,宋有洲均未回应。 记者 刁明康 实习生周子铭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