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概之,新版《红楼梦》让黛玉“裸死”的目的就是吸引眼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呀。
炒作虽然令人生厌,但是,从网友对“黛玉裸死”的围剿路线图——引发如此多人的讨论、考据、甚至联想,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典重拍的最大好处便是带动了对经典的重新阅读——没看过的可能在话题的指引下马上去看,没看懂或有异议的,则可以再次阅读。这可以说是“黛玉裸死”的唯一积极意义。
传播经典,弥补国学热背后的常识缺乏和精神缺失。诚如某些红学家所言,新版《红楼梦》起到了向海内外传播红楼文化的效应。有很多网友拿着老版骂新版,称老版是“经典”。但1987版《红楼梦》当年甚至被要求停播,理由是“不能糟蹋文化瑰宝”。80后、90后在这样的论争中看新版《红楼梦》,相信也会有自己的判断。
新《三国》热播,易中天教授在答某周刊记者提问时提出《三国演义》迎合了中国人的三个梦:“‘三国’的走样变形,来自‘两股力量三个梦’,结果是‘曹操变脸,诸葛升坛,孙权下课,关羽成神’。”经典常读常新,它对民族心灵的滋养也就绵绵不绝。
笔者有幸,在上世纪90年代人文思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就读于某高校人文科学试验班(现在很多高校的国学院、国学班,皆肇源于此),以思维活跃和心灵激荡著称。现如今,很多同窗都成了社会中坚力量。国学不是实用科学,但对人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从众学友给孩子的起名中可见一斑:何田田(《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陈苇杭(《诗经》“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王依仁(《论语》“依于仁,游于艺”)……
对于很多经典,我们并没有时间细细阅读,但即使只停留在“什么都略懂一点”的程度,也会让“人生更多彩一些”。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