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于2010年6月23日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本清表示,本届大会围绕全面推进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发展战略实施为主线,通过系列重大活动,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理论成果。
他23日在天鹅湖大酒店举行的大会成果发布会上表示,4天的会议成功举办了部省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高峰论坛、徽商论坛、对话皖江访谈活动、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安徽旅游推介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理论成果,强化了共识,坚定了信心。这些理论成果涵盖了三个方面:一是达成了安徽发展良机的共识;二是丰富了安徽发展思路的内涵;三是提出了安徽发展路径的方向。
他说,本届大会得到国家和有关部委办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莅临大会,20个国家部委办局领导出席大会,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参加大会。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等政界精英出席指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书记牛维麟,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司长范恒山,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建言献计。
杨本清表示,在达成安徽发展良机的共识方面,与会代表认为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建设皖江示范区恰逢其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安徽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互利合作的良好基础、综合成本的比较优势、集聚产业的承载能力,积极融进了产业转移的大潮,顺应了中部崛起的大势,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已进入了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今年1月12日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杨本清表示,在丰富安徽发展思路内涵方面,国家部委办局领导、知名学者、企业翘楚围绕承接产业转移这个主题,阐述了精辟的见解。提出在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还要积极运用国家政策,特别是推动土地、金融信贷、财税等政策的创新。同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即要把承接转移同传统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要把示范区的资源和其他的优势有机的发挥起来;要把皖江城市带薄弱的环节与其他地区的优势通过承接来互补,把自身的“短板”补长,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发展水平。
他还表示,在提出安徽发展路径方向方面,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部省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高峰论坛上提出,安徽要坚持创新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转型升级。首先要坚持以观念对接为先导,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其次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发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创新推动作用,使创新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再次要坚持以良好生态为依托,着力实现绿色发展。
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成果发布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郑明武主持。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记者 马晨光)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