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
山东省实施大规模海洋增资放流修复渔业资源
2010-06-20 13:10:46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山东省实施大规模海洋增资放流修复渔业资源

威海市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增殖放流启动仪式

自6月初开始,山东省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海洋增值放流以修复黄渤海渔业资源。

来自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消息说,今年全省投入增值放流资金达到3.5亿元,计划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39.1亿单位,扶持10处新的人工鱼礁区、7处新的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和190个深水网箱建设。

6月7日,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启动海洋增殖放流行动,有5.6亿尾鱼、虾苗放流入海。

6月13日,山东省海水研究所在青岛放流3000万只海蜇苗。

6月18日,日照市向黄海放流1000多万尾对虾、梭子蟹、海蜇等各类鱼虾蟹苗。同日,威海市放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牙鲆等各类苗种1200多万单位。

沿海的烟台、东营、潍坊等城市也将陆续向渤海和黄海放流鱼虾苗。

山东省海岸线超过3000公里,是中国的渔业重要产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严重危及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平衡。

自2005年起,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6年来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14.2亿元。

据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黄聿颂介绍,自2005年以来,青岛市在增殖放流累计投资达2119万元,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3亿单位,回捕放流增殖资源一万余吨。

威海市累计放流、增殖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渔业苗种20多亿单位;人工鱼礁面积达到15000多亩。

目前,山东省在沿海放流品种近30个,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海参、鲍鱼、梭子蟹、海蜇、牙鲆、黑鲷等名贵地方经济种类。

多年来山东增殖放流,使近海渔业资源种群数量明显回升。对虾、海蜇、梭子蟹等品种,已形成了较好的秋季渔汛。

5年来,山东已累计回捕海洋增殖资源18万吨,产值49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平均达1:17以上。

山东还在近海建设人工鱼礁130余处,在莱州湾、长山列岛、烟台、威海、荣成、青岛等地建设了海底人工鱼礁,成为海洋鱼类及海珍品海底家园。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鞠川江)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