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发展必须突破体制障碍
“她爸爸每天晚上收完摊还给我一个可以和孩子一起进步的任务,那便是必须每天晚上给潇雨讲故事,看着孩子的进步,我也渐渐的学着她爸那乐此不疲的精神劲,永远分享孩子在听故事细节时的开心与失落,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就是我们一家三口永不褪变的精神……”
这是流动儿童郭潇雨的妈妈写的亲子日记,记者通过阅读这些出自家长之手的日记,发现实际上外来务工人员对孩子有着比较高的成才预期。在多数家长眼里,为了孩子的成才,“砸锅卖铁也值得”。对于这些在北京已经打拼了10年左右的外来人口来说,不仅经济压力是阻碍他们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障碍,他们需要突破的还有别的障碍。
在一些农贸市场里,一位卖高档水果的商贩年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一个月1000元学费,虽然是笔负担,但我愿意掏,只要能上好幼儿园。”一位商贩对记者这样说。但是很多时候他承认,很多问题不是能够通过他的那些钱解决的。
和城里孩子不同的是,这些孩子天性更朴实,更加活泼。张燕认为这是孩子成才的必要素质,得看怎么加以教育。她主张在目前各方面长远的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必须着手解决现实问题,建立以社区为主的非正规学前教育。虽然她的四环游戏小组已经成立6年,却迟迟没有注册。
“和我们类似的受家长欢迎的组织是社会的减压阀,但面临着注册难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的发展困境,迫切需要政策环境的开放宽松。政府应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承认其价值,通过委托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此类教育组织。幼儿教育发展务必突破体制障碍和划一格局,让这些孩子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乐园!”在朴素的书柜前,张燕目光炯炯地对记者表示。
来源: 工人日报 编辑: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