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株洲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琳处得到了最新消息,“太子奶正在与清盘方香港保华顾问进行商谈,寻求解决太子奶问题的途径”。作为太子奶集团的租赁经营方,太子奶的实际经营权早在1年前已经完全移交高科奶业所有。
太子奶“被破产”的消息流出,缘于3月底某报刊登的一则公告,公告内容大致为,花旗银行(中国)公司向开曼群岛大法院呈请中国太子奶食品有限公司清盘,并将于4月12日上午十时在开曼大法院进行聆询。
王琳却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被破产”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太子奶并没有破产。
太子奶4月14日对外发布声明称,太子奶集团及旗下国内各子公司均系依据中国法律设立的中国企业法人,其全部资产均在中国境内,权利义务受中国法律管辖。但据记者了解,太子奶的注册地确实是在开曼群岛。
太子奶之所以选择开曼群岛注册,一位税法专家向记者解释,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离岸管辖区,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群岛等岛屿。在这些地方设立公司通常在税收方面有很大优惠空间。
此次太子奶“被清盘”背后,实则存在诸多国际法冲突问题。如,开曼群岛法院下达的“清盘”命令在中国境内是否能够执行?作为太子奶的租赁经营方,高科奶业的法律地位是否会受到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破产法专家李曙光向记者表示,如果太子奶注册地确在开曼群岛,开曼群岛法院又根据债权人申请,裁定对之清盘,很有可能会成为我国企业跨境破产的第一案。
太子奶荣衰
作为曾经央视日用消费品类的“标王”、太子奶创造过乳酸菌奶类的销售奇迹,如今清算消息的传来,让人不免感到震惊。
2002年开始,为了树立国内独一无二的乳酸菌品牌,太子奶集团先后投资了30多亿元,在中国兴建了五大乳酸菌奶业基地。
和很多在鼎盛时期极速扩张的企业一样,太子奶也因为扩张过快,而导致资金链断裂。
在最缺钱的2006年前后,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等到了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3家投资银行对其联合注资。也就是在当年,为了使注册更加顺利,太子奶集团更名为中外合资“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
而让太子奶最终面临困境的是,李途纯和3大投行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规定,在收到三大投行联合注资的7300万美元后的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对方股权;如完成不了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目前对太子奶申请“清算”的债权人花旗银行,则是在三大投行联合注资后,于2007年9月向太子奶提供了无抵押、无担保的低息3年期信用贷款。
与3大投行签订的“对赌期”对于太子奶至关重要。然而,3年期满后,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太子奶的资金链再次出现问题。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以再注资4.5亿元为承诺,让李途纯交出所持有的61.6%股权。
作为湖南省株洲市的大型企业,太子奶的兴衰在一定意义上已不单是一个企业的事情。2009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政府决定注资1亿元,由新成立的高科奶业以租赁经营的方式,托管太子奶。并与3大投行达成协议,将李途纯所持的61.6%股权交回,由李途纯抵押给高科奶业代为行使权利。
3大投行的问题虽已解决,但2007年太子奶向花旗银行借贷的信用贷款,却未能偿还完毕。最终,上演了花旗银行向开曼群岛法院申请太子奶破产的一幕。
据记者了解,因太子奶负债30亿元,开曼群岛大法庭委托香港保华顾问作为太子奶的临时清盘人,对太子奶国内外的资产进行清算。
高科奶业租赁之路难定
“我们一直与保华保持着联系,就如何妥善解决太子奶的问题也进行了几次商谈。”王琳向记者表示。当记者再追问商谈的内容,以及是否可能达成和解,或者通过别的途径解决太子奶债务问题时,王琳表示这部分内容涉及商业秘密,不便回答。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我们双方的态度都很明确,都是本着为太子奶发展的立场在进行商谈。”王琳说,似乎高科奶业与保华间的沟通非常顺利。
对于太子奶的现实情况,王琳表示,高科奶业现在是太子奶的实际经营方,每年向太子奶方面要缴纳租金,所得的利润则要偿还太子奶之前所欠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