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汪洋到东源县牛潭村看望搬入新居的贫困户朱四初一家。南方日报记者曾强摄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最穷的地方还在广东,这是广东之耻,是先富地区之耻。因此,必须坚决打好缩小贫富差距这场硬仗,并以此把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落到实处
中国日报网消息:29日至30日,省委书记汪洋到河源就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进行专题调研,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汪洋指出,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最穷的地方还在广东,这是广东之耻,是先富地区之耻。因此,必须坚决打好缩小贫富差距这场硬仗,并以此把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落到实处。
自去年6月2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全省各地各部门行动迅速,认真部署,全省3409个贫困村已有3386个帮扶单位定点对接,占99.3%。
汪洋与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副省长李容根,在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等陪同下,翻山越岭,走村入户。
省纪委帮扶仁里村半年多,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泥泞坑洼路变成了5.25公里的水泥硬底路,31户贫困户开始建起新房,正在修建的灌溉渠道将于4月初全面完工,可有效解决560亩耕地灌溉难问题。
省纪委挂扶工作组组长黄力说:“来了半年,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字‘实’———摸实情,出实招,干实事!”
汪洋听了点头赞成说:“还要见实效!”
汪洋问:“这段时间下乡工作,感觉最难的是什么?”
黄力说:“最难的是改变人们的观念,让他们具有摆脱贫困的勇气和动力。”
汪洋说:“扶贫先扶志。有时人穷惯了,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麻木了。因此,在扶贫过程中不仅要物质帮扶,还要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开阔眼界,增强发展紧迫感。”
东源县牛潭村是河源市委办的挂扶点,是一个集库区、老区、山区于一体的贫困村。扶贫开发给这里的贫困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工作组计划帮助81户农户建设新房,首期已有35户封顶,6户入住。汪洋仔细察看了该村农房改造示范点,走进了贫困户朱四初的新房。
朱四初夫妻笑逐颜开,连声道谢。汪洋说,共产党的宗旨就是要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过去打江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过好日子,现在更要想方设法让你们稳定脱贫,奔康致富。
深圳罗湖区财政局牵线搭桥,帮助东源县东坝村引进3000亩澳洲油茶种植基地。汪洋听取了该村种植油茶树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情况,对深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给予充分肯定。“成熟的社会都是道德感非常强的社会,希望广东也能树立这样的社会风气,谁的社会责任感强,谁的道德责任感强,谁就最受尊重。”
考察中,汪洋每到一村都鼓励对口帮扶干部要珍惜机会,加紧磨练自己。“‘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不仅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社会工作。通过扶贫,机关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更透彻地理解国情、省情,了解农村、农民,是成长成才的重要经历、宝贵财富。”
30日下午,汪洋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全省和河源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汇报,认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基本得到落实,取得初步成效,证明扶贫开发的新思路是可行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比如,粤东西北地区各市自身的对口扶贫工作还未很好落实,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有待深化,贫困户自身转变观念、奋力脱贫不够积极主动。
汪洋对做好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把扶贫开发与培养锻炼干部和改善社会风气有机结合起来。要选派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驻村,帮助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省委、省政府决定依法设立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每年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在全社会树立扶贫济困责任意识。二要进一步加大东西北各市自身对口帮扶的工作力度,把自力更生和外部支援有机结合起来。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不能“雨过地皮湿”,要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认真负起责任,严格履行职责,保证扶贫工作得到强有力的推进。省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东西北各市自身扶贫点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不均衡发展的办法解决均衡发展的问题。三要总结推广“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先进经验,把表彰先进与督促后进有机结合起来。新闻媒体要广泛开展舆论宣传,激发全社会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自愿自觉意识。省委常委会将专门听取各市扶贫工作汇报,并组织对各市各部门工作进行评估,定期通报,检查进度,督促后进。四要加强领导,坚决打好缩小贫富差距这场硬仗。缩小贫富差距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的发展方式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现在这个阶段就要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扶贫党建两手抓、两促进,切实加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党支部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各级党委负责同志要带头驻村挂点,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省委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并将其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