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民生工程:环境提升、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文化体育。
与去年的八大民生工程相比,今年成都市新增加了“生态建设”和“文化体育”两类民生工程。
今年城市的“田园绿化”和中心城区的缓堵保畅成为民生工程的首要工程。
昨日,成都市政府目督办主任孙波对外发布了2010年成都为民办实事的十大民生工程目标。
1、环境提升
营造“果树花香”十大景观
在增“绿”方面,成都中心城区新建10处上千平方米的绿地,治理林盘聚居点50个。新营造10处“果树花香”特色景观。另外拆墙透绿10公里,屋顶绿化2万平方米。
2、就业促进
发放亿元小额担保贷款
成都今年不仅将发放1亿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还有工会创业小额信用担保贷款3000万元和青年创业小额贷款860万元。
3、扶贫解困
提高见义勇为特困伤残补助
提高见义勇为特困伤残人员生活补助水平,中心城区人均每月不低于650元,郊区(市)县人均每月不低于550元。
4、教育助学
新建40留守儿童家园
今年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2.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做到“应补尽补”。
在远郊县(市)新建40个“寸草心”家园留守儿童村级服务站;新建、改建中小学校舍6.3万平方米。
5、社会保障
妇女儿童中心年内建成
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0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30万人;建筑施工企业新增参加综合社会保险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参保居民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220元。
年内建成开放市妇女儿童中心,完成市儿童福利院扩建工程,新增床位150张。
6、医疗卫生
灾区建15个医疗机构
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5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30%。建设地震灾区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5个。
7、百姓安居
困难房源达1.5万套
今年,成都将改造农村低保户危旧房2000户,完成290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避险搬迁,向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提供房源1.5万套、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数达到2万户、棚户区改造1.55万户。5月12日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区住房重建,农村重建住房达到可入住条件。
8、基础设施
开通1条电动公交线路
成都将完善加气网络,新建9座CNG加气站。新建电动汽车集中充电配送中心1座,充电站2座,充电柱100个。开通1条电动公交线路。
9、生态建设
龙泉山脉的植被更茂盛
实施森林管护572.3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6.09万亩;完成产业林基地建设及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12万亩。
10、文化体育
每月免费放一场电影
今年建设完成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示范支中心,建成开放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开展惠民文化演出1300场。在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每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保证全市农村中小学生免费观看4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