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上车后,摁一下按钮,汽车便可以按照预设目的地在繁华的都市道路上智能行驶;病人不住院,医生也能24小时监控其体温、血压、脉搏;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掌握某块农田的土壤指标和庄稼长势……2月3日,在无锡举行的物联网产业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这些在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镜头,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传感研究室郑春雷主任介绍说,物联网就是传感器加互联网, 在未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比如,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水温的要求。为此,人们给物联网起了一个生动的名字,叫做“感知中国”。可以说,互联网是连接的虚拟世界,传感网则是连接物理的、真实的世界。
专家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也就是说其产业规模是因特网的30倍,因此,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现在,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定相应计划,希望抓住物联网这个战略机遇,刺激经济复苏,占据竞争优势。
去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太湖之滨一席铿锵有力的话语,把“感知中国”建设推上了焦点位置。省科技厅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物联网已被列为江苏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江苏挥出了一系列“大手笔”: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省新型感知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日前正式成立;省科技厅着手进行示范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江苏省与中科院投资5亿元共建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已全面启动。
传感网产业先行一步的无锡,被国家选中成为传感网创新发展的“试验场”。该市迅速着手制订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资金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对物联网产业予以支持。眼下,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的创新园、产业园、信息服务园、大学科技园及展示中心已起步建设。无锡瞄准打造国内首个“感知城市”目标,计划到2012年完成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产业规模1000亿元。
类似指挥棒的一根集成电路棒,在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阳的手中竟成了神奇的魔术棒。他反复在空中迅速挥棒,空中清晰可辨地闪动起红色英文短句“GOOD LUCK”(祝好运)。他继续来回摇晃,立刻又变出一张可爱的笑脸;再一按,又变成了“THANK YOU”(谢谢)。这种名为“闪信”的东西,其实就是传感器应用的实例。作为物联网领军企业掌门人,赵阳雄心勃勃:“美新的加速度传感器在手机中的应用会超过汽车,甚至无人飞机、水下机器人以及石油勘探、地震救援都可以用得上。”
物联网离我们并不遥远。据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马晓东介绍,物联网技术已逐步走出实验室,进入民用时代,“举个例子,物联网可以用到石油输送中,石油管线路径几千公里,原来的人力管理太费事,运用物联网技术将更有效。”
据了解,无锡市民中心应用示范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包括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和安防、智能楼宇、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场4个系统。目前,无锡机场围界防入侵系统一期已完成安装,“蠡湖之光”公共自行车由于传感技术的运用而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控;同时,无锡已在太湖水环境监测、无线网络建设中融入传感网元素。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马原 单萱萱